“蝗非天灾,实乃虫祸,君上有令,灭蝗有赏!”
一传十,十传百,这让大部分百姓都打消了跪地拜祭的念头。
田间咯咯哒声四起,大量鸡鸭被放置在四处。
蝗虫一旦落下,百姓们便点燃各处火盆,引得浓烟阵阵,烟柱熏烤漫天飞蝗。
同时每人手持火把,在蝗虫密集处挥舞。
鸡鸭啄食着从天而降的美味,而大秦境内,大部分新种的农作物,都是蝗虫并不喜欢的类型。
这无疑是一场全民参与的战斗。
漫天飞蝗,落在秦国各地的田间,但不少很快便再次振翅飞起。
倒霉的被烟熏火燎,又或者被鸡鸭和山林间的飞鸟吞食。
幸运的,则跟随大部队去其他地方,寻找美味的谷苗和粮食
接连数日,秦国军民百姓都昼夜不休。
随后陆陆续续,各地受灾情况报了上来。
严洛和文武查阅之后,都是松了一口气。
受限于之前预防措施,加上秦国这年种植的基本都是蝗虫比较讨厌的农作物。
还有大量飞鸟、鸡鸭啄食,以及密集的火盆烟熏阵,秦国各地总计农作物损失,大约只有2成不到。
这在旱灾持续至今、又遇到蝗灾的时节,简直就是个奇迹!!!
而此时,封国国君设立祭庙、与百姓乞求蝗神庇护,加上封国受灾严重的消息传来,严洛听的也是无语。
他在《救灾条陈》上都已经非常明确的注释,蝗虫不过就是虫子,和什么神明、天灾毫无关系!
这蠢货不按照条陈做事,却还将一群虫子当做神灵般祭拜,真是祸国殃民之辈!
当下严洛传召将此次秦国救灾、损失情况通告大秦全境。
同时告知百姓,秦国之所以灾情受损并不严重,就是因为深明格物而知理。
格物,就是要对万事万物穷究其根本原理。
以往面对天灾,列国所能做的,就是乞求上苍,以祭祀来获取所谓神灵庇护。
比如蝗灾,区区虫豸,却被无知之人视若神灵,不去追究蝗虫自何处而来,因何成灾,如何预防、除灭。
而此次秦国在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