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有制”。
她继续说道:“但是慢慢地,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像石制工具变得更加精细,人们的生产力逐渐提高。”
“比如说,更锋利的石斧可以让砍伐树木变得更轻松,人们能开垦更多的土地,耕地成为一种可能。这时候,一个家庭或者一个小团体,有能力单独进行生产了。于是,私有制的萌芽开始出现。”颜灵在“公有制”的旁边写下“私有制萌芽”。
“当私有制产生后,贫富差距开始逐渐拉大。一部分人拥有了较多的生产资料,像土地、牲畜等,而另一部分在竞争或者其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变得一无所有。这种差距的产生,让原始社会走向了解体。”颜灵做了一个向下的手势。
“随后呢,我们就来到了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成了奴隶主的财产。奴隶主完全占有奴隶,奴隶们没有任何的人身自由,他们只是奴隶主用来创造财富的工具。”
“奴隶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奴隶的劳动,为他们耕种土地、进行手工制造等。这时候,阶级的分化已经非常明显了,有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颜灵皱了皱眉头,显然对奴隶制度的出现感到厌恶。
“再到封建社会,封建主通过对土地的占有,来剥削农民。农民租种贵族或者地主的土地,然后每年都要上缴大部分的收成作为地租。”
“虽然农民相比于奴隶,有了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是这种剥削依然很严重。封建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制度,那时候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一出生基本就确定了,很难有巨大的变动。”颜灵平静地讲述着。
“最后,我们到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靠的就是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然后工人为他们打工。但是工人其实和过去的奴隶、农民一样,都是被剥削的阶级,不过是被剥削的方式和形式不同。”
“资本家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获取财富。同学们,这就是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解体开始,一步步演进到我们现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阶级状况。”
“而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去看待这些社会的发展变迁,就是要更好地理解社会本质,将来创造更公平、更美好的世界。”
讲完这些,颜灵让学生们探讨三个观点,然后一一进行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