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奢华生活后,要再克制谈何容易。\"
\"大明也无法例外。\"
朱元璋眉头紧锁。
他不认同夏白的观点,对于官员,他采取了极刑,甚至剥皮充草之事也不鲜见。
他深知污吏之害,曾深受其苦,因此对他们深恶痛绝,为了改变风气,可谓费尽心力,怎会重蹈覆辙?
夏白根本不知道皇帝为此付出了多少努力。
\"你认为我大明也会出现那样的情况吗?我可以明确告诉你,不可能,我大明不是宋朝。\"
\"我不会效仿宋朝抬高商人地位,也不会让商人涉足权力,若我大明真有官员敢与商人勾结营私。\"
朱元璋冷眼扫视全场,众人无不低头避开他的目光:\"我会让他们九族都尝尝剥皮充草的滋味。\"
\"我向来言出必行!\"
百官默然。
对此他们从未怀疑,因为陛下确实敢下此狠手,且绝不留情。
陛下对的态度毫不掩饰,只有一字——杀,而且是一连串地杀,令人闻风丧胆。
如麻。
夏白皱眉。
朱元璋的想法过于简单粗暴,如果暴力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天下怎会有如此多的污吏?
自宋以来,百余年时间,士人早已形成重利轻义的风气,屡禁不止,反而越禁越多。
朱元璋眉头紧锁,目光阴沉。
“商贾之事,朕自会处理,无需你多言。”他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国之根本在于士人,商贾不过末流,怎可与士人并列?”
夏白毫不退缩,昂首说道:“陛下,士人虽贵,但天下事不能仅凭读书人解决。商贾虽贱,却关乎民生。如今商贾势力渐强,若一味打压,只会激化矛盾。”
朱元璋冷笑一声:“商贾乃蠹虫,蛀食国本,此风断不可长。”
夏白摇头叹息:“商贾并非天生劣根,他们亦是社会的一部分。若只顾禁锢,不思引导,终将酿成大患。”
殿内顿时喧哗起来,众人纷纷指责夏白狂悖无知。
“小小布衣,竟敢在金銮殿前大放厥词,简直是目无君父!”
“国家纲纪岂容轻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