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固。”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万世之业也。”
“这与大明的行事方式有何相似或不同?”
“仅凭一人决定万世大事,又怎能有好结果?”
“不过是重蹈秦人的覆辙,后人哀叹却不借鉴,又让后人继续哀叹罢了。”
“唉,奈何奈何。”
------------
李善长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
秦朝的历史结局,这些官员又怎会不知,二世而亡,难道大明也会二世而亡?
这不可能。
凭借朱标的治国能力,大明绝不可能陷入二世而亡的境地。
当今陛下所行之事,与始皇帝有几分相似,皆以为凭己意治理,天下便可坚不可摧,大明基业可永保无忧。
然此实为妄想。
陛下性情过于刚烈,不容异见,稍有违逆,便动刀枪责罚,故而今日已鲜有人敢进谏言。
一切唯陛下马首是瞻。
汤友恭眼神微微闪烁,身为都御史,对此深有所感。陛下确实厌烦劝谏,只爱听顺从之语。
很多事情,陛下都喜欢亲自操持。
不愿倾听他人意见,更爱自行决策,然后让群臣来完善其构想。
士农工商之中,陛下对士商工的关注度远不如农与兵。
农业始终被反复强调,不断调整;军事上亦如此,屡次发动战事,甚至通过廷狱诛杀。
至于士商工阶层。
若非朝廷官员短缺严重,且大明已稳固江山,再加上各地学府多年建设,到了出成果之时,否则科举制度恐仍未恢复。
商贾阶层则受到严格的户籍管理,如同龙生龙、凤生凤一般,绝难突破。
朝中大臣曾提出建议。
然而最终都被驳回,因陛下只信任自己认可的事物,除非迫不得已,否则不会轻易更改。
从本质上讲。
当今陛下更像一位农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