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导致治理越来越糟糕,愈发残暴无情,因违逆的臣民只会不断增多。”
“在这样的压迫下,只教导臣民一味服从,一味遵从所谓的祖宗家法,最终只会将天下拖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民不聊生!”
“洪武帝为何如此重视民众,言语间处处提及,实则并非真心怜悯,只是浅薄地了解而已。”
“也许在统一江山的过程中,洪武帝掌握了诸多谋略与兵法,但对于儒家六艺的学习却不够全面。”
“士农工商兵中,只精通农与兵。”
“由于通晓农事,他对与农业相关的事务最为关注,其余方面则只能沿袭旧规。”
“很多时候并非不想改革,而是缺乏了解,有所畏惧,害怕受骗。”
“更担忧被大臣蒙蔽诱导。”
“因出身缘故,洪武帝对其他社会阶层充满敌意,认为他们别有用心,始终怀着最大的怀疑看待众人,这点尚不构成大问题。”
“但身为君主不同。”
“用人要信任,怀疑就别用。”
“更要权衡朝堂大局,以天下百姓为念。”
“不只是农夫和普通民众。”
“世间人来人往皆为利益所驱,大多数人无利可图便不会行动。”
“或是为了名声,或是为了财富。”
“最终的决策权始终掌握在当权者手里。”
“然而洪武帝连选择判断的权利都不给予,仅视百官为雇工,百姓为奴仆,欲世代驱使。”
“长此以往,朝廷里只会充斥溜须拍马之人,官员懒政的现象将进一步蔓延。”
“毕竟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
“既然如此。”
“为何还要自找麻烦?”
“正因如此,大明建国十几年来,除了重新确立天下秩序,各地矛盾依旧存在,利益分配不均,前景不明,民心摇摆不定。”
“尤其是洪武帝喜欢用强硬手段粗暴对待臣民,在这种情况下,人人自危,朝不保夕,大明又怎会真的有所进步?”
“贾谊在《过秦论》中有言。”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