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天子之威,与常人迥异,自有非凡气度。小民虽愚钝,却断然不会认错。”
这老人自是朱元璋无疑。
听杨士奇这般直截了当地指出,朱元璋的神情再次僵住。
片刻后,他抚了抚胡须,也不再辩驳,在椅边落座,淡然道:“眼光倒是不错!起来吧!”
其实,皇宫里有个像他这般模样的老人,又闲适自在,确实容易让人猜测其身份非同一般。
然而,即便心中有所怀疑,大多数人也不会贸然认定,这样穿着平常、身边并无众多太监宫女护卫随行的人,就是当今天子。
人们往往先入为主,认为皇帝出行,必然气势恢宏。
至于这个看似寻常的老者,他们大多会以为是皇亲贵胄,或是有特别身份之人,受召至宫中。
朱元璋过去曾以此试探过许多人。
这其中不乏心思缜密、谋略深远者。
这些人皆未当场识破。
没料到,今日却被杨士奇一眼看穿。
此人果然与众不同。
识破后,朱元璋兴致稍减,但对杨士奇的兴趣却更浓了几分。
杨士奇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老实说,如果不是近两日跟在朱允炆身边办事,从而有机会深入探究当今圣上的诸多事迹,了解他的性格脾气,也绝不可能辨出眼前这位看似平凡无奇、普普通通的老者,竟是开国立朝的洪武大帝!
这副样子,与外界的传闻实在相差甚远。
杨士奇心中急速思索,说道:“多谢陛下!”
话毕,才起身站定,微微躬身低头。
朱元璋瞥了眼旁边的座位,道:“这里并无外人,不必太过拘束,坐罢。”
“谢陛下恩准落座!”他战战兢兢地试探着坐下。
“朕刚刚拜读了你的文章,写得极佳!”
老朱说道:“你有这样的才学,为何竟未考中科举呢?”
“若非你在熥儿身边效力用心,毫无懈怠之意。”
“朕几乎以为你是有意不中举,不愿为朝廷效力,当依律重罚!”
杨士奇急忙道:“臣绝无此意。只是科场失意,未能登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