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0章 大明江山若不稳固,太祖怎能不忧虑?(3/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你的文才不错,笼络读书人的心并不是难事。”

    朱元璋问:“听说你拜了一个叫杨士奇的人为师?”

    果然,什么事都逃不过朱元璋的眼睛。

    朱允熥点点头:“是的,他确实不错,有之才。”

    朱元璋没想到他会如此高度评价杨士奇,脸上露出一丝惊讶,笑道:“我听说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中,这样的人怎么会有之才呢?”

    朱允熥说道:“皇祖父,可不能仅仅因为他科举未中就判定他不是人才啊。”

    老朱说道:“我们信任你的判断,如果他没什么真本事,你也不会把他当作老师。”

    “不过说到宰辅级别的才能,我们就不那么信服了。”

    “这天下虽广阔,但能担得起宰辅二字的,屈指可数。”

    “况且他还年轻,不到三十,之前也没在朝廷里历练过。”

    说到这里,老朱随意地问了一句:“你带锦衣卫去抓蓝玉,是他提议的吗?”

    朱允熥坦然承认:“是!”

    面对像老朱这样精明的人,诚实是最明智的选择。

    要是总说谎,反而会露馅。

    关键时候演戏可以,但要先让自己入戏。

    骗人之前,先骗自己。

    只有这样,才能不留痕迹。

    老朱笑着说:“虽然我们说过让你自己找老师,但我们还是要审核一下。”

    “明天让他进宫,我要,看看他是否如你所说,真的有那样的本事。”

    为孩子挑老师不是小事。

    尤其是这个孩子,将来还会是大明帝国的继承者。

    归根结底,朱允熥现在不过十四五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

    老朱怎么可能完全放手,让他自己决定所有事呢?

    朱允熥对此也没有异议。

    他可以让杨士奇做自己的谋士,教他学问,但这些都只能私下进行。

    亲王的老师,按规定是可以授予官职的。

    但这需要皇帝的旨意。

    如果他成了储君,那就更得遵循规矩了。

    储君的老师,通常是朝中重臣、大学士,甚至更高层的人来担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