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有人从中挑拨离间,恐怕朱元璋又要大动干戈。
朱允熥对此心知肚明,这绝非易事。
朱允熥作为皇孙,朱元璋重视亲情,自然无碍,但其他参与报刊工作的人员处境堪忧。
稍有差池,便可能人头落地,满门遭殃。
朱允熥不愿好事变坏事,惹怒朱元璋。
这主编,非得是个能力非凡、政治敏锐之人不可。
那么,谁才是合适的人选呢?
朱允熥心中闪过诸多人选,第一个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那妖僧姚广孝。
这世间才子,若论智计谋略,恐怕无人能与他比肩。
可惜,如今的姚广孝已被燕王朱棣抢先招至麾下,朱允熥暂时无望将其纳入门下。
要想挖墙脚,也只能待日后寻觅良机。
至于其他诸人,多已有了归属。
更糟糕的是,朝中官员大半也不愿归附于他。
哪怕他递出橄榄枝,众人也会避而远之。
尤其是他公开表明争储之意后。
除却那些与他世代绑定的勋贵武将,饱读诗书的文官们都恨不得绕道而行。
除非是那些尚在民间被埋没的英才,或许会有投效的可能,以求前程。
老实讲,可供选择的空间着实有限。
忽然间,朱允熥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