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2章 优秀的青年才俊都能自由挑选(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既能防止将领长期统领一军而导致专权,又避免出现‘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情况。”

    他仔细整理话语,将此方法详细解说了一遍。

    老朱起初眉头紧锁,渐渐舒展开来,最终满面惊讶。

    “好!好!好!”

    听完朱允熥的话后,朱元璋连连夸赞。

    “熥儿,这般精妙的主意,你是如何想到的呢?”

    凭朱元璋的见识,自然明白,若按此法施行,虽不能彻底根除武将专权、尾大不掉的问题,但已极为接近。往后武将专权的风险,能降到最低。

    那个负责监督军队思想动态、执行纪律检查并参与人事调配之人,在某种意义上,可视为常驻的“文官”或“监军”,但又与传统意义上的不同。

    同属军方部署,彼此却不互相牵制,且成为常规,形成制度。

    由此,武将的权力受到极大限制。

    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实则极为巧妙。

    若朱允熥不是自己的孙子,而是某个大学问家,朱元璋恐怕都要当场拜服了。

    他自己也曾为此绞尽脑汁,却始终未能想出良策,如今被朱允熥轻轻一句话点破。

    此刻,朱元璋内心既激动又高兴。

    朱允熥垂首,再次露出一丝悲伤,说道:“父亲在世时,总是在皇爷爷面前监国理政,常常忧虑不已。”

    “孙儿想替父亲分忧,便时常在屋内胡思乱想。”

    “这些办法,都是那时想出来的。”

    朱元璋叹了口气,再度将他搂入怀中。

    “好孩子,真是个好孩子!”

    朱元璋的眼眶再次湿润。

    还是儿子朱标看得清楚啊。

    难怪他会立熥儿为继承人。

    他如此出色,又是嫡长子,不立他还能立谁呢?

    自己差点看走眼,差点选错了人。

    那才是真的后悔莫及!

    爷孙二人就这样许久。

    朱元璋享受着这难得的天伦之乐。

    尽管今日之前哭过几次,但此刻他的心情却从未如此舒畅。

    “你四叔对你这样,确实是他不对,但他终究是你四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