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死而复生,他满心欢喜(4/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此中有草原部族难以征服之固疾,然“靖难之役”对国力之重创亦为其要因。

    此时老朱心中,盼大明于其后如汉朝般经历文景之治,休养生息。

    “既如此,依殿下之言,第二版刊印《大明律》便是。”

    杨士奇不再反对。

    实则,他欲刊印《大诰》,亦存讨好老朱之意。

    在他心中,《大明律》较《大诰》更为合理。

    法外施刑非治国安邦良策。

    既然朱允熥认为《大明律》更符老朱心意,他自无理由反对。

    “第三版,我想刊载对朝政之见解与治国方略。”

    朱允熥直言己见。

    老朱所定诸多制度虽佳,却仍有不足之处。

    更有甚者,弊端丛生。

    身为穿越者,他深知改善之道。

    此举亦可向老朱展示治国之才。

    岂料此言甫出,杨士奇即刻反对:“殿下,此事断不可行!”

    “今时今日,殿下切勿轻率论及朝政,更莫提及治国之道!”

    ------------

    “我去过殿下的书房,原想查阅些朝廷资料。”

    “因我先前未曾入仕,诸多情势不明。”

    “在殿下的案头,我见到你所撰之条陈。”

    杨士奇坦言相告。

    朱允熥面上神情顿时变得复杂而窘迫。

    他一直思索着大明制度之弊及改良之法。

    为了避免老朱日后突然问起时有所疏漏,他特意做了些简略记录。

    不曾想,却被杨士奇无意间瞧见了。

    说起来,这也怪他自己不够小心,没有妥善保管好。

    还好是杨士奇发现了,换作旁人,没准就会引发不小的麻烦。

    朱允熥在心里默默提醒自己,今后绝不能再如此大意。

    “殿下年纪虽轻,但眼光独到,见识非凡,许多问题都能一针见血地抓住要害。”

    “殿下提出的解决办法,堪称妙思天成,出人意料却又恰如其分,宛如神来之笔。”

    “若非亲眼目睹,我简直无法相信世上真有这样的奇才。”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