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逆鳞,从质子到摄政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死而复生,他满心欢喜(2/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不行!”杨士奇摇头道,“这件事非常紧急,一刻也不能耽误。”

    “若今晚能够顺利印刷,明早送出,那明日在朝堂上,殿下就多了一份胜算。”

    还与明日在朝堂上的争斗有关?

    朱允熥顿时来了兴致。

    杨士奇道:“殿下当初提出创办报纸时,明确表示是为了宣扬陛下的丰功伟绩,以免后世因史书记录不全,致使陛下的英名被毁。”

    “所以,报纸的第一版,自然要记录陛下年轻时的事迹,彰显陛下功绩。”

    “陛下年事已高,难免会怀念青春岁月。写这些东西,也能赢得陛下的欢心。”

    朱允熥点头道:“这一点,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

    “这可以作为连载专题,从我们老朱家的祖先讲起。”

    “无需回避老朱家祖先贫穷的事实,他们都是出身贫苦。”

    “每天出一版,持续连载。”

    这种详尽的皇帝传记,既能讨得老朱喜欢,百姓也很爱看。

    人们的好奇心谁都逃不过。

    对皇室秘闻,开国前的经历,老百姓特别感兴趣。

    以往朝廷总是遮遮掩掩,百姓了解不多。

    但这无法浇灭他们的八卦热情。

    即使传播这些消息可能招来杀身之祸,百姓仍然乐此不疲。

    关于皇帝的各种离奇传闻,民间从未停止流传。

    当然,由于缺乏可靠的讯息来源,那些传说往往只能被形容为荒诞不经。

    现在有了报纸连载,消息广泛流传,势必引发新一轮的热议。

    对于老朱来说,这又是一次恰到好处的奉承。

    老朱内心最向往的,是在民众间的声望,以及流芳百世的名声。

    杨士奇说道:“报纸的第二版,将刊载《御制大诰》。”

    这大诰是老朱倾尽全力制定的。

    老朱对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还特别下令,每家每户都必须拥有一本《大诰》。

    家中有《大诰》的,除非犯了死罪,否则可以减免一级惩罚。

    反之,家中没有《大诰》的,则要加重一级惩罚。

    然而,由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