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什么?\"
夜风吹动窗帘,远处传来几声犬吠。杨龙望着妻子担忧的眼睛,那个压在心底的秘密几乎要脱口而出。但最终,他只是吻了吻她的额头:\"相信我,好吗?\"
豆豆叹了口气,将头靠在他胸前:\"你总是这样把所有事都扛在自己肩上。\"
杨龙紧紧抱住她,下巴抵在她发间。明天这个时候,怀中这个温暖的身躯将会和他一起站在救灾指挥部的灯光下,但此刻,他只想记住这份平静的重量。
5月12日,14时15分。
杨龙站在成都分公司顶楼会议室,面前坐着十二位神情困惑的地方官员。投影仪上显示着\"辰星互动抗震救灾联合演练\"的ppt,但内容全是地质结构图和应急流程。
\"杨总,\"汶川教育局的王局长看了看表,\"您说的"特大险情"\"
突然,杨龙的卫星电话响了。他看了一眼号码,脸色骤变:\"所有人!立刻到开阔地带!现在!\"
官员们面面相觑时,脚下传来一阵细微的颤动。
14时28分,吊灯开始剧烈摇晃。
\"地震!\"有人尖叫着冲向门口。
杨龙一把拽住腿软的王局长:\"记住预案!学校!医院!\"他的吼声压过了墙体开裂的轰鸣。
当第一波震感过去,成都街头已经乱成一团。杨龙站在辰星分公司的空地上,看着手机信号格一个个消失。但在他提前架设的卫星通讯系统里,一条加密频道始终畅通——
\"这里是辰星1号车队,已抵达都江堰!\"
\"2号车队进入北川,正在分发帐篷!\"
\"3号车队报告,绵阳九州体育馆集结点已启用!\"
杨龙抓起对讲机:\"按计划行动,优先抢救学校!\"
他转身奔向停车场,那里停着最后一辆装满药品的越野车。车门突然被拉开,豆豆气喘吁吁地跳上副驾驶:\"李阿姨接走豆苗了,走吧!\"
杨龙愣了一秒,随即踩下油门。车窗外,成都的天空开始下雨。
5月13日,凌晨四点。
汶川一处垮塌的小学废墟上,探照灯将夜色撕开惨白的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