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涣静坐不语,真把陈国搞乱了,他家及乡党也不好受。
他可以写信劝陈国借粮,这种时候却不会出什么主意。
袁术询问后,阎象、杨弘纷纷献策。
袁术的表弟何夔也开口说:“陈王麾下诸将各拥强军,却不能在乱世中有所作为,皆郁郁不得志。我听说陈王拜赵基次兄赵垣为左将军后,陈国诸将更是不满。”
袁术闻言瞪眼:“赵垣何等人物,也敢为左将军?”
他是汉帝国的左将军,赵垣是陈王国的左将军,彼此不是一个级别;但都是左将军。
何夔不疾不徐又说:“今陈国皆系于陈王一人,骆俊出身江东,实乃小姓,名望不足以安定一国。以仆之见,今陈国防备甚严,恐怕已有诛灭我等之意。到了如此危急之时,切不可拘泥于手段。”
袁术点着头:“嗯,不肯借粮,是要饿杀我等。我若所料不差,其国夏收后,便会出兵顺淮水而来,以击讨我军。”
大将张勋起身,愤声拱手:“明公,我等必誓死与之一战。”
纪灵也是跟着站起来表态,拖到三个月后陈国发兵,他们饿的连盔甲都穿不动,到时候吏士瓦解,兵无战心,唯有死路一条。
其他人也是纷纷请战,表达支持之意。
整个中原形势已经很明朗了,吕布带着朝廷走南阳欲征讨荆州,张杨在陈留、河内,曹操在济阴、济北。
已经没有什么强横势力能约束陈王,陈王也见识过朝廷的虚弱与不堪。
如果陈王主动打破士人对他的禁锢,对外用兵,专程来打淮南……那么刘繇肯定也会出兵来凑热闹。
广陵的陈登也来凑热闹,搞不好大家都要完蛋。
到了这种时候,只能拼命。
不能再拖,现在军队还有行动的力气。
再拖下去,等陈王、刘繇、陈登、刘备这些人达成联合,那淮南就危险了。
至于曹操,到时候落井下石的就是曹操这种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