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
周景泰信心十足地答道:“臣马上派人照着太子的方案,改进炼铁设备和技艺。”
高悠点头道:“有周大人亲自督办,我放心。父皇让我协助他处理朝务,因此不能一直盯着这事。
所以,后续之事就交由你全权负责了,如遇到什么疑难问题,再来东宫找我便是。”
“臣遵命!”
周景泰又躬身行礼,脸上满是感激和振奋的神情。
高悠交待完就离开了,周景泰看着他离去的背景,对身边的其他官员道:“太子心怀天下,有这样的太子,我大恒必定会重振辉煌。”
随后几天,太子高悠先后又走访了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和刑部,与各位尚书面谈,详细了解这几个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他将自己从中获取的有价值信息整理成册,每一部门都有针对性地写了一份材料。
次日早朝后,高悠像往常一样跟随皇上来到景隆殿批阅奏折。
如今,批阅奏折这项工作,已经由他全部承担。
皇上端坐一侧,慢慢品着茶,不时瞥几眼全神贯注处理政务的高悠。
高悠处理政务时神情专注、态度端庄,不由得让皇上想起自己年轻时,接手朝政之初的模样,欣慰地点了点头。
高悠能如此勤奋认真地学习理政,实在难能可贵。
高悠察觉到皇上的目光,不禁抬头望去,见父皇正含笑看着自己,心中一暖,提笔的动作更加稳健有力。
时间在批阅奏折中飞逝,转眼已快中午。
高悠批阅完最后几份奏折,才将毛笔搁下,他起身走到皇上跟前,躬身道:“儿臣已处理完毕今日奏折,父皇可要过目?”
“不用了。”
皇上放下茶杯,颔首赞许道:“你做得很好,朕相信你。”
高悠听见这话,知晓皇上认可自己在处理朝务上的处理,心中十分欣慰。
他明白,皇上将这些繁杂的政务交予他处理,不仅仅是为了培养他的能力,更是要让自己学会站在整个国家和百姓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做出决策。
这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高悠暗下决心,一定不会辜负皇上对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