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太子今日驾临工部,可是有什么要事要交代?”
高悠端起茶杯轻啜一口,目光清亮如星,道:“也没什么特别的事,父皇让我协助他处理朝务,我总得了解一下各部的情况才行,所以准备你们几个部门都去转转。”
“原来如此,不知道太子想了解些什么?”周景泰问。
高悠问道:“我大恒朝铁器产量如何?”
周景泰道:“回禀太子,工部现在每月能炼制二百万斤铁。”
“这么少?”高悠道。
二百万斤,折算下来也就一千吨左右,太少了。
周景泰道:“太子,就这二百万斤,还是工匠们日夜轮班方才得来,若按正常产量,也就一百万斤左右。”
“一百万斤?”高悠皱眉道。
“出铁量这么少,我朝边境守军所需刀枪盔甲岂不都要延误?”
周景泰苦笑一声,叹道:“太子有所不知,我朝炼铁之法系前朝遗留,早已无法满足现在的需求,微臣多年苦思解决良策,始终无果,实在惭愧。”
高悠目光一凛,道:“周大人,你带我去炼铁的地方看看,或许我能想到办法。”
周景泰见他主意已定,只得引着高悠去了炼铁的地方。
高悠一边看,一边细问炼铁技术工艺,周景泰知无不言。
到了炼铁炉前,高悠看到一众汗流浃背、满身尘垢的工匠正在操作,心中感慨不已。
随后,他亲自问询几名老工匠,了解他们日常生活和劳作状况。
了解完情况后,高悠回到东宫,花了几天时间,写一份详细的改进炼铁设备和技术的方案。
转过天,高悠拿着厚厚的一沓资料又到工部,把方案给周景泰。
周景泰接过去一页页细看,越看到后面眉头舒展、眼睛越亮。
最后总算看完,他对着高悠连连拱手道:“多谢太子,您这套改进方案简直是神来之笔,必定能大大提升我朝铁器产量和质量。”
高悠摆了摆手道:“周大人过奖了。我大恒朝要想强盛,就必须把炼铁的技术提升起来。
你只要按方案去执行,不出数月,产铁量必须会大大的提升。”
“这是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