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7章 继续弄他(4/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光良之所以将这批银两集中在平安银行,是因为这些资金暂时用不上。

    如今他旗下的五大核心资产——长江地产、香格里拉饭店、环球航运、长江出租车、平安银行,都没有负债和抵押。

    而且,如今又有庞大的存款在手,可以说已经是高枕无忧的时候。

    更重要的是,接下来‘白银暴涨’、‘美元贬值’这些,他可以抵押企业去获得‘美元贷款’。

    民国的投机机会实在太多了,再加上如今陈光良影响力和实力也足够,赚钱已经是非常轻松的事情。

    而如今,他的财富值也在2000万大关,算得上‘巨商’二字。

    关键他不像其他同等富裕的家族,事业往往是集中在一处——或地产(周湘云家族)、或地产加实业(南浔四象等)。

    陈光良的事业分散比较均匀——地产、酒店、交通、航运、银行、金融等,囊括方方面面。

    且如今,他社会影响力高,人脉关系广,也是其他人不能比拟的。

    这天,杜月笙邀请陈光良一起吃饭,地点选择在香格里拉饭店。

    席间,杜月笙试探性的问道:“光良,这次这个公债,我实在看不出哪里有机会,能不能透露一点,让我有个谱!”

    他习惯性有内幕性的操作,也就是稳赢的局面。

    但事实上,此时的公债并无反弹的迹象,只能说是到了很低的位置,没有继续下跌的迹象。

    陈光良笑道:“杜先生,你说现在这个上海,还有多少的投资机会,能比得过这6厘的公债?”

    杜月笙笑着回应道:“你要说别人,我肯定说机会不多;但要是你陈光良,那赚钱的机会一定是很多的。不过你这样一说,意思是现在6厘的公债,以后肯定会被很多人抢着买了?”

    果然很聪明!

    不过杜月笙确实赚钱不太行,他赚的钱,基本都是灰色产业以及内幕消息。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所以说这个公债属于可以长期投资的项目,杜先生的中汇银行不就是可以买一些么,银行投资这个,也属于正常业务范畴。”

    听陈光良这样一说,杜月笙反而兴致不是很高起来,长期投资项目不就意味着赚钱速度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