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进‘平安银行’的账户上,平安银行再将这些白银存放在租赁的各处仓库里。
这样一来,陈光良个人在平安银行的存款,就已经达到:508万两白银、110万大洋。
其中的白银,是他最早投资的200万大洋的标金升值,以及从汇丰、渣打银行的贷款炒外汇和标金的利润,总计价值700多万大洋,折合508万两白银。
其中的110万大洋存款,则是售出‘平安银行大厦’(最早是棉纱期货赚的),以及售出贾汪煤矿的资金(40万负债还没有到期)。
另外,陈光良旗下四家一级公司在平安银行的存款,也已经高达百万。
所以说,平安银行现在是‘后盾十足’,在存贷率上,可以提高至极限。
目前平安银行的存款是1030万大洋、508万两白银(有人借白银还白银),按照贷款1000万大洋也是可以的。
当然,公债也‘贷款’,相当于贷款给政府的。
陈光良看了一下目前平安银行的贷款情况:公债380万(还有少部分没有吃进)、贷款98万。
距离目标一半都不到。
所以他将夏高翔、叶熙明叫到自己的办公室,说道:“我又追加了平安银行的后盾,所以我希望公债投资增加至500万,贷款依旧保持谨慎的审查,逐步发展起来。”
贷款不能急,要学习外资银行,必须要有差不多的抵押物,信誉贷款不可取。
夏高翔爽快的说道:“好,既然老板那么有信心,再加上最近公债比较坚挺,只待上海的热钱多起来,便会上涨!”
并不是他很懂公债的上涨可能性,而是有陈光良的分析,让他们的思维改变。
叶熙明业说道:“老板存进508万两白银,且还有个人大洋存款及关联公司的资金,存贷比依旧算比较低的。”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在平安银行存银的事情,你们可得保密,这可是我多年积攒的现金流。”
夏高翔、叶熙明立即表情认真。
“凡是客户存的资金,我们都是保密的。当然老板的存银,也只有少数技术过手,更不会泄露。”
“嗯,这倒是”
其实,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