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也好让我们有底!”
陈光良笑道:“洪先生,你可不是这样的人!”
意思是,你不是畏手畏脚的人。
看着陈光良的笑容,洪雁宾有种被看穿的表情,当即‘哈哈’大笑道:“是我着相了。不过陈老板说的对,这点胆量我是有的,毕竟你都敢拿出35万大洋出来。春荪,你意下如何?”
黄春荪也说道:“陈老板在地产界,可是出奇制胜,相信一定有奇招经营报业,我也愿意赌一赌!”
何止在地产界出奇制胜,就是在车行领域,也是深得顾竹轩夸奖,此时洪雁宾在心中如是想到。一个小人物崛起到这个程度,身上的能力自然无需质疑了。
“好,就按陈老板的意思来办!”
陈光良之所以看中洪雁宾、黄春荪,自然是有结交杜月笙的意思;除此之外,也有看中黄春荪这个办报行家的意思。
双方随后商定好,陈光良先回去筹钱,资金到位就重组报社。
当然在这期间,《商报》依旧继续保持发行,要直到新的报纸《东方日报》创刊的前一天。
陈光良要办报,需要35万大洋的资金,他当然是选择贷款。
所以,他第一时间找到金城银行的程子康。
“你要办报?”
程子康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这个年轻人的生意跨度也太大了吧,办报这种事居然也想掺和。
倒不是说陈光良的生意做的广泛有什么不好,毕竟这个时代的富商,哪个不是广撒网式的投资。而陈光良本人也确实在黄包车行、出租车、地产、炒地皮上做的很好,只是这报纸行业那是属于文人的领域,亦或者是社会有名望的人去投资。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洪雁宾的《商报》要办到倒闭了,我打算接下来,准备办一份新的报纸。”
程子康最终没有多嘴,只是说道:“既然是如此,倒也不用借款,长江地产给我们做地产顾问,约定的是5万大洋顾问费,我可以做主再支付你3万,留下1万就以后给了。”
两人也算是朋友,甚至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两人都在押注地产和地皮。
陈光良高兴的说道:“那就多谢陈兄对了,金城购物广场的设计图,下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