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
众人就在报社里参观一番,并聊着一些事情。
期间,洪雁宾似乎故意‘收拾’陈光良,笑着说道:“陈老板,如今我们的《商报》已经复刊,你觉得我们能维持多久?”
在开业时说这种话,洪雁宾也是个人物,一点不忌讳。
众人都纷纷看向陈光良这个年轻人,心想洪雁宾跟着胡闹,你该也不会乱放厥词吧!
事实就是如此,陈光良直接开口说道:“洪先生是为情怀而接下《商报》,这已经是第一失策;现在《商报》比原来的《商报》内容减少,而没有创新的举措,这是第二失策。所以洪先生既然问了,那我也只能说不违背内心的答案——我觉得是半年时间。”
洪雁宾大方的点点头,随后向一种来宾介绍道:“这是我和陈老板的玩笑话,大家无需当真!”
这时候,杜月笙维护爱徒,说道:“年轻人既然敢这样说,那一定是认为自己能做得更好,或者有更好的建议。不妨说出来,让我们开开眼界?”
他语气很平常,不似在发难,但这样说,也是好看清陈光良是不是真有本事。
陈光良知道,自己得拿出一点本领来,不然真成了笑话。
他之所以和洪雁宾认识,第一是结交人脉,第二是方便以后接盘。
事到如今,他也大方的说道:“更好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但我确实想过我来办《商报》,肯定不用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相当于把一部分群体排除在外,我觉得用《东方日报》、《亚洲日报》、《现代日报》。内容呢,应该是以商业性新闻为主、时事新闻为辅,更要出奇制胜的引入‘武侠小说连载’、‘马经’、‘狗经’这样的娱乐性内容。”
众人听得很认真,虽然陈光良只是说了点大概,但大家很快都认为——这个年轻人是有水平的。
洪雁宾也忍不住点点头,说道:“有些门道,只是时事新闻的素材,可不好获得,成本很高。”
陈光良没有回答,他调查过,时事新闻是可以买到的,而且是从《新闻报》、《申报》这样的大报手里,从某些高层手里买下,毕竟这个年代时事新闻又不需要图片证据什么的,就是口述一段都行,所以这种‘挖墙脚’是行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