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雍达原来也是开出租的,被长江出租车招揽后,薪水的模式改变了一些,首先是有一笔25大洋的底薪,然后再加10的小费。
这样一来,一班12小时就算只运行了4个小时,他一个月也有73元。另外,公司还有全勤奖、年终奖,反正是各种福利,前提是要遵守公司的规章制度。
“先生,你们是第一次来上海?”
客人不仅拖家带口,而且还带着两个箱子,一看就是来上海定居的。
“是呀,北边战争不断,打算来这边定居。”
“一看先生你就是知书达理的人,来上海可就对了,这边经济和文化环境,都比北方好的多。”
男人笑道:“没想到,你们上海的出租车司机,服务还挺热情的。”
“谢谢先生夸奖”
在等待警察交通信号的时候,汪雍达递上名片。
“先生,这是我们公司的名片,以后叫车看电话联系的!”
“好”
男人心里则想着,我这生计还没有找到着落,哪里舍得做这么昂贵的出租车;今日要不是拖家带口的,这几块钱都舍不得,做黄包车能便宜不少。
贵确实贵,黄包车一小时才五角,出租车一小时则44元。
但长江出租车的服务质量,确实让男人感觉,在人生地不熟的上海,他们感受到第一抹阳光。
电话里,传来叫车的生意,长江车行的接话员立即传达给调度,随即基地的汽车便驶向目的地,是一户有钱人家。
陈光良看着这样的模式,发现一些猫腻。
这个年代的电话还需要‘人工转接’,若是将某接线生买通,岂不是叫车电话可以变成一种抢生意的手段?
比如有人叫银飞公司的电话,只要买通负责银飞公司电话的接线生,等接到通知,第一时间跑去接客人;那么,银飞公司到的时候,客人都已经被接走了。
这是一个bug,当然此时不是陈光良考虑更多的时候,毕竟他现在首先是要积累足够的经验。
在长江出租总行待了一天时间,陈光良也确定生意还不错,至少有得赚,就放下心来。
一开始,他也没有敢投放很大的广告,就花了6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