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2章 长江出租(3/5)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起对这个行业还不算很熟悉,就要多学习。”

    这下算是给两人分工一下!

    如今,陈光良将番瓜弄的负责人潘成,提拔在总行负责;另外,长江车行也配备了‘专职财务’。

    这样一来,何向东就可以辅佐陈光良,管理整个长江车行(含子公司长江出租车)。

    接下来。

    何向东询问道:“出租车运营走上正轨后,账上的资金是不是继续购入二手车投入新的运营?”

    五辆车要配备一个门市、一部电话,这成本还是挺大的。

    陈光良则说道:“并不急扩张,关键是我们要吸收足够的经验,所以现在说那些为时过早。”

    不是不扩张,而是不盲目扩张。

    何向东连忙说道:“好”

    他还以为,老板和当初经营黄包车一样,千方百计来快速发展。

    但他没想到,对于出租车行业,陈光良更看重的是经验、服务等水平。

    等这些到位后,他考虑扩张,而且在未来的一年半时间,都不会考虑追加新的投资,就是一开始的两万资金,再加上运营所得的资金,或者有公司愿意分期接受车款。

    闸北火车站。

    长江出租车的辅助员张二河,正在招揽着生意:“先生,要坐出租车嘛,全城都可以直达,车就在外面,方便又快捷,不晒又凉快。”

    闸北火车站是交通要塞,长江车行今年已经将触手伸进这里,一开始的黄包车,如今的出租车,都将这里视为发展基地。

    当然,闸北毕竟是顾竹轩的老巢,长江车行也不过是分一点羹而已。

    “多少钱?”

    “按时间收费,每小时4元,再加10的小费。长江出租,明码标价,童叟无欺。”

    一个男人带着妻子及一对儿女,基本都没有怎么犹豫,就选择出租车。

    很简单,如果是黄包车,还得分开乘坐。

    就这样,长江出租的第一笔生意诞生,再张二河的带领下,一家四口很快上了外面的长江出租车。

    司机汪雍达见有生意上门,主动下车替客人开门,给人一种很温馨的服务。

    没办法,公司是这样培训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