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悍臣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演讲能力(三更)(2/7)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淹,是应天书院新任的掌教,今后掌管书院一切教务。”

    范仲淹先是说了一下自己的身份,又说了自己也是从书院考出去的学子,如今回到这里教学,是十分的高兴。

    现如今书院陷入了困境,但好在有朝廷、晏知府以及本地乡民的帮助。

    因为先前资金链断裂,所以到了晚上,书院也没有免费的蜡烛发放,供应学子们读书。

    范仲淹说他今后会努力改变这一情况,每三天发一次蜡烛,供应学子们夜里读书。

    待到情况好转,他更是会亲自督促学子们在晚上学习,蜡烛也会夜夜供应。

    一根蜡烛的燃烧速度在一到两个时辰之间,因为质量问题,并不是完全相同。

    但也足够夜里用了。

    众多前来站着听的老生们顿时欢呼一片。

    来应天书院读书的学子们并不是家里都富裕的,平日买笔墨纸砚消耗就不少。

    若是再夜夜都买蜡烛读书,那更是一笔支出。

    紧接着范仲淹话题一转。

    他希望考入书院的学子今后能够以天下为己任,更改先前的天下同文的校训。

    我辈读书人自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书院里研读经典,《四书五经》等等,由夫子带领大家领悟儒家思想精髓。

    继而培养出高尚的品德。

    仁、义、礼、智、信。

    甚至范仲淹还鼓励学子们注重实践,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呢?

    范仲淹提出了三点:

    “第一参加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第二在任上勤勉尽责,推行善政;第三关注民生,解决百姓疾苦,造福百姓。”

    新掌教的一番话。

    自是让这帮新入学的学子们齐声叫好。

    因为范仲淹当真是说到他们心坎里去了。

    哪个读书人不想如此啊?

    所以范仲淹给大家指定的第一个目标,便是考中进士。

    “好。”

    叫好声连绵不绝,甚至那些围观的学子,也是大声鼓噪。

    躲在阴凉处的晏殊,嘴角含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