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进攻。
司马懿最后却是绕过了辽泽,直取公孙渊所在的都城襄平。
甚至在渡过大辽水后,他还搞了个破釜沉舟的行为艺术,把破绽暴露给燕国守军,最后果真引得辽泽防线后面的燕军出击。
结果三战三捷,燕军溃退。
辽泽防线不攻自破,魏军直逼襄平城下,最后一战灭国。
行营众人仍在眉飞色舞地议论,还没有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刘禅只能略显无奈地开口:
“司马懿前番千里疾行,八日便至上庸城下,不加休息便直接对上庸发动强攻,最后不到两旬便直接夺下上庸。
“这其中自然有孟达之甥叛降的原因,但司马懿士卒勇猛敢战,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虽未能探知司马懿到底带了多少人马前来,但至少两三万是有的。
“眼下他虽孤军深入,在槐里扎营筑垒,但最多两日后,便会派一支精锐直奔五丈塬而来。
“说到底,还是我们关中人马太少太散,精锐又尽在长安,司马懿横行无忌。
“你们刚说的话朕也都听见了,大都以为脚下这座五丈塬易守难攻,司马懿必然无功而返。
“但这一次面临的局势,与张郃那一次截然不同。
“司马懿完全可以不理会五丈塬,直袭斜谷口。
“一旦斜谷栈道被毁,大汉就断了一条粮道与退路。
“换言之,这是必守之地。
“我五丈塬虽有一万人马,但必须分一大半去守斜谷口。
“五丈塬天险难攻,斜谷口却没有天险可依,你们还觉得,司马懿只能退走吗?”
部分不通军事的僚属听到此处终于是有些惊愕慌张起来。
五丈塬有一万大军是他们底气所在,现在突然听到有大半要下去守斜谷口,那谁来保护他们?
一直沉默着没有说话的邓芝这时候也开口了:
“陛下一语中的,魏寇不论如何都会选择来袭,而我们不论如何都必须死守斜谷口。
“至于诸位刚刚说的粮道,司马懿不打算久驻,以牛马驴骡驮十日粮来强攻,完全不成问题。”
不少人闻声更加慌张。
刘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