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王业不偏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 卖个破绽(2/6)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气大涨,也让许多人不可避免地对魏军产生了小视。

    尤其在得知丞相已克复天水,正挥师下陇与关中会师后,这种亢奋的情绪达到了顶峰。

    许多菜鸡赢得忘记了,他们原本只是一支偏师而已。

    之所以连战连胜,靠的不过是阵地战打防御反击而已,并非是野战与攻坚。

    好在斜水那场真得不能再真的“佯败”一直警醒着刘禅。

    谨慎起见,他不得不通过赵云之口下达军令:

    诸将校在与丞相会师前,务必收缩防御,结硬寨,打呆仗,尽量避免出寨下城,与魏军野战浪战。

    结果不少中高层军官提出了不同的意见和建议。

    有人说魏军连连大败,必只敢在长安城下结寨自守,若不速攻,他们防御工事会越发完备,宜速战。

    有人说,收缩防御过度谨慎会沮丧士气,破竹之势一旦遏止,我大军求战不得,锐气渐失,而敌得喘息之机,军心渐整,大不利。

    总之,几乎没人认为司马懿会是个硬茬。

    毕竟司马懿在斩孟达前实在没什么亮眼的战绩。

    即使是刘禅,虽坚持认为越是到了最后关头,越应谨慎对待。

    可当他听到一则又一则主速战的意见时,想坚定自己的想法,仍然需要不小的能量。

    好在这种犹豫被他藏住,一再申令,才将那些寻求速战的意见压了下去。

    而现在,随着司马懿出人意料的孤军深入,五丈塬文武不忧反喜的表现,让刘禅隐约猜到了细柳、棘门三地将士的反应。

    要么是说司马懿孤军深入,存在破绽,宜击之。

    要么就是以救援五丈塬的名义,主动请战回援。

    一念至此,刘禅愈发忌惮。

    这分明是司马懿料到了汉军人心思战,所以主动卖个破绽。

    为什么敢这么做?

    只有一个解释:他对自己练的兵有相当的信心,想以此诱汉军出寨,寻求与汉军野战的机会。

    这正是司马懿擅长之事。

    司马懿一战灭国的辽东之战。

    公孙渊依靠大辽泽,营造了几十里防线,高垒深堑,让魏国大军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更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