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寒痰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大雪节气的清晨,北风卷着雪花灌进市第一医院呼吸科病房,70岁的吴大爷趴在床上,后背绷得笔直,老伴李奶奶举着ts集团“白芥子敷贴”的包装袋,手不停地发抖:“苏医生,贴了这膏药不到两小时,胸壁就起了鸡蛋大的水疱,疼得他直冒冷汗!”
正在查房的苏怀瑾转身,看见吴大爷双侧肺俞穴处皮肤红肿溃烂,直径3的水疱里渗着淡黄色液体,边缘皮肤呈紫黑色,典型的3度化学灼伤。她心头一紧,立刻掀开敷贴——灰白色药膏紧紧粘在皮肤上,撕开时带下一层表皮,露出下面血肉模糊的创面。
“快拿生理盐水冲洗!”苏怀瑾声音急促,“准备无菌注射器抽吸水疱液,外敷紫草油纱!”她搭住吴大爷的手腕,脉弦紧如弓弦,舌质淡白,苔白滑如霜,正是寒痰阻肺的征象,可血气分析显示pao 65hg,feno检测25ppb,接近临界值。
李奶奶急得直哭:“广告说这是‘冬病夏治’的特效贴,我想着大雪天驱寒,谁知道……”苏怀瑾碾碎残留药膏,刺鼻的辣椒味混着生芥子的辛辣扑面而来,远超正常白芥子的清香。“问题出在浓度!”她翻开《中药外治临床手册》,“白芥子外用浓度不得超过15,这药膏实测28,还加了辣椒素!”
治疗室里,苏怀瑾亲自处理创面:“吴大爷,这药贴把您的皮肤烧穿了,得慢慢养。”她看着老人因剧痛扭曲的脸,想起《本草正》里“白芥子研末,水调敷足心,引毒下行”的记载,忍不住怒火中烧——ts集团为了速效,竟把外用中药变成了“皮肤腐蚀剂”。
药检报告出来时,苏怀瑾正在给规培生讲解白芥子炮制:“白芥子辛散走窜,外用发泡能透邪,但必须控制浓度和时间。”她举起检测单,“看,除了超量白芥子苷,还有辣椒素、水杨酸,典型的‘西药刺激剂叠加’,这不是治病,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苏医生,患者喊胸口闷!”护士的叫声打断讲解。苏怀瑾冲进病房,看见吴大爷口唇发绀,血氧饱和度跌到88。“快上无创呼吸机!”她迅速调整小青龙汤配方,干姜加到5g,细辛3g,“寒痰被热药激惹,反而闭阻肺气,必须用温化之力把痰饮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