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说,“这些奸商,平日里鱼肉百姓,如今也算是为国家做了一点贡献。”
“不过,皇太女,”县令又有些担忧地问,“你若是将来要在其他州府兴建大学院,这资金又该从何而来呢?”
宝妞叹口气说,“县令大人考虑得确实很到位。兴建大学院,确实需要大量的资金。”
“等我忙完这里的事,回京城后,确实得想办法弄到钱。”
宝妞顿了顿,继续说:“教育乃是百年大计,我们投资全民教育,就是投资大洲国的未来。”
“只要我们培养出足够多的人才,那大洲国未来的发展,前途不可限量。”
“皇太女年纪虽小,却有远见。”县令他佩服的五体投地。“微臣一定会尽心竭力,协助皇太女办好大学院。”
“有县令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宝妞又说,“兴建大学院,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县令你还得多多费心啊,办好这个事,以后回去我会在父皇面前好好表扬你的。”
“皇太女放心,微臣定当竭尽全力。”县令听了一喜,拱手说道。
宝妞点了点头,说道:“除了资金问题,大学院的师资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我们大洲国,目前缺乏精通农学、工学、商学、医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我们可以邀请当地优秀的先生,匠师,舟师聘请他们来大学院当先生。”
“皇太女所言极是。”县令点头说道,“微臣会尽快安排人手,寻找合适的人来当先生。”
“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从各行各业,找到那些有经验的工匠、农夫、商人中,聘请一些技能精湛的人才,让他们来大学院教学生。”宝妞想想又补充道。
“皇太女这个主意好。”县令眼睛一亮,“这些民间高手,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们的实战经验丰富,一定能教好学生。”
“嗯,那就这么定了。”宝妞笑嘻嘻拍板道,“县令,你可以尽快安排人手了,在我回去之前,把大学院的各项事宜都办好。”
“微臣遵命。”县令郑重向她拱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