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路,逼着百姓为保性命不得不跟着他们。”
那人说。
“懂了,哪个是孙之獬?”
杨丰点了点头了然的说。
“那个,他是礼部侍郎,如今这弘兴天子要与大清皇帝一同祭天订立盟约,他得在前面引导。”
那人指着行进的队伍前面说。
这是我大明皇帝和大清皇帝一同祭天的队伍。
衡王接受衍圣公为首的劝进,已经在京城登基称帝,改元弘兴,并迅速与我大清签订盟约,承认我大清对山海关以外及蒙古各部统治权,与大清皇帝约为兄弟,如宋辽故事,不过是大明弘兴皇帝为兄,大清皇帝为弟。盟约签订之后,接下来福临母子会搬出已经住了快一年的皇宫并返回沈阳,并由济尔哈朗率领一万八旗护送,包括大量老弱妇孺也跟着返回。
吴三桂等人则重新回到大明,弘兴皇帝下旨以前蓟辽总督王永吉,辽东总兵平西伯吴三桂,密云巡抚宋权,关门总兵高第等忠臣,于京城沦陷,崇祯皇帝为闯逆杀害,社稷板荡之际,毅然借兵剿寇,邀请清军南下光复京城,其功堪比郭李。故封吴三桂平西郡王,总督山陕军务,已经南逃的王永吉召还京城,封淮国公,入朝辅政,之前就已经投降我大清的宋权,高第皆封侯,并以宋权暂时代理首辅。
衍圣公同样留朝辅政。
其他我大清入关后投降,并被我大清重用的大臣武将,全都升一级任用。
依旧还是众正盈朝。
而作为盟约的主要内容之一,大清摄政王多尔衮,接下来率领号称十万八旗驻扎北直隶及山东。
大清摄政王多尔衮赐号摄政皇叔辅政大明……
毕竟弘兴皇帝和福临是兄弟,所以福临的叔父当然也弘兴皇帝叔父,他是福临的摄政王,也是弘兴皇帝的摄政王。
设明清联军大元帅,以摄政皇叔为大元帅,赐尚方宝剑,节制大明兵马,督抚总兵以下承制封拜先斩后奏。
但是……
剃发易服继续。
不论大清臣民还是大明臣民,都依然要留金钱鼠尾。
虽然这样依然会引发百姓的抵抗,但问题是多尔衮显然也不在乎这个,他要的是士绅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