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4日,凌晨5点17分,武汉扬帆大厦。
谢一扬站在落地窗前,指间的雪茄已经燃到尽头。窗外,长江笼罩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只有零星几盏航标灯在雾气中若隐若现,像漂浮的鬼火。
“老板,国税总局的人到了。“张铁柱推门而入,机械右手捏着一张传真纸,“一百二十人的调查组,带队的是总局稽查局的李剑锋。“
谢一扬没有转身,雪茄灰烬簌簌落下,在波斯地毯上烫出一个小洞。“李剑锋?就是去年查办厦门远华案的那个?“
“对,外号"铁面判官"。“张铁柱的独眼中闪过一丝不安,“他们带了搜查令,已经查封了财务部和数据中心。“
谢一扬终于转过身,晨光勾勒出他瘦削的轮廓。他西装笔挺,领带一丝不苟,仿佛即将参加一场重要会议,而非面对生死危机。
“通知刘明,启动"幻影"计划。“谢一扬的声音冷静得可怕,“另外,让王磊立刻销毁二号服务器里的所有数据。“
张铁柱喉结滚动:“王磊昨晚就没联系上。“
谢一扬的眼神骤然变冷。王磊是扬帆集团的财务副总监,掌握着所有真实账目的备份。如果他被调查组控制
“找!“谢一扬一拳砸在办公桌上,红木桌面裂开一道细缝,“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话音未落,办公室门被猛地推开。技术总监刘明跌跌撞撞冲进来,脸色惨白如纸:“老板,他们他们拿到了去年第三季度的原始凭证!“
谢一扬瞳孔微缩。去年第三季度,正是他向澳门转移38亿资金的关键时期。如果原始凭证被查获
“慌什么?“谢一扬突然笑了,那笑容让刘明浑身发冷,“我们不是有研发中心的支出明细吗?“
刘明一愣:“可那都是“
“都是真实存在的研发项目。“谢一扬打断他,从保险柜取出一叠文件,“光谷的量子通信实验室,东湖的生物芯片项目,还有长飞光纤的下一代光刻技术总投资85亿,每一分钱都有据可查。“
刘明颤抖着接过文件,上面密密麻麻列着数百个研发项目,时间跨度整整三年。他当然知道这些所谓的“研发“大多只存在于纸面上,实际资金早已通过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