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杭城豪门沈知意的璀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9章 地下银河:穿越千里的液态奇迹(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2020年4月6日,北方滨海的海水淡化厂前彩旗飘扬,量子蒸馏塔在阳光下折射出璀璨光芒。沈知意站在观礼台上,身旁是堂哥沈明远与数位省市领导。当第一股淡水通过主管道喷涌而出时,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无人机群在空中拼出“水润北方”的立体字样。

    “沈总,这套系统每天可输送300万吨淡水,”技术总监擦着汗兴奋汇报,“相当于给京津冀地区再造了一条小型海河!”沈知意却望着远处的戈壁方向,眼神深邃:“这只是开始。各位请看——”她轻点智能腕表,全息沙盘在广场上空展开,覆盖整个华北与西北的输水网络如蓝色脉络般延伸。

    “两年后,我们要建造一条贯穿北方的‘超级地下水管’。”她的指尖划过沙盘,从渤海之滨到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条输水动脉直径5米,全长超过4000公里,采用量子记忆合金与石墨烯复合材料,不仅能承受万米地层压力,还具备自修复功能。”

    现场一片哗然。水利专家推了推眼镜:“沈总,如此庞大的地下工程,光是地质勘探就要耗费数年!”沈知意却调出量子遥感数据:“星宁的卫星群已完成西北区域的三维地质建模,ai系统分析出12条最优路线。更重要的是——”她示意机械臂展开样品,“这种‘量子海绵管道’内壁布满纳米级吸水孔隙,能在输水同时净化沿途的浅层地下水。”

    堂哥沈明远眼中闪过惊喜:“也就是说,不仅解决西北缺水,还能改善当地水质?”沈知意点头,调出模拟视频:在管道经过的黄土高原,浑浊的地下水渗入管壁,经过量子过滤层后,重新涌出的水流清澈见底。“我们要让这条管道成为‘生命之河’,”她的声音坚定,“带动西北生态复苏。”

    消息一经发布,全球瞩目。《自然》杂志专题报道:“中国正在策划一项超越苏伊士运河的地下工程”;马斯克在社交平台留言:“如果需要spacex的隧道技术,随时联系!”但沈知意婉拒了所有外部合作:“这项工程必须打上100的中国烙印。”

    星达随即成立“天河计划”专项组。在京郊的试验场,科研团队用量子打印技术建造了一段1公里的试验管道。当200吨水压瞬间注入,管道表面仅泛起细微涟漪,智能监测系统显示:结构应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