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他穿成小鲜肉,我穿成老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75章(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并且从结果上看,王扬如果在出使过程中挂了,这对王揖来说,可未必是坏事,对王泰更是如此,道理是一样的——死了的假琅琊王氏,可比活着的省事多了。

    所以甭管王揖怎样和王扬叔侄情深,怎样在外人面前夸赞王扬,王扬心中的弦,从来没有一刻松过。他甚至有些怀疑,王揖要带着他连玩六天的目的,是要降低他的防备,让他迷醉在“我阿叔看重我才华,和我在同一战线”这个美梦中,直到生命终结的最后时刻。就现在这种局面而言,轻信的代价可能是致命的。

    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柳惔怎样问,王扬始终没有告诉他,幕后黑手是巴东王。因为他拿不准,柳惔在得知自己面对的敌人是巴东王的时候,会做什么选择。

    他同样没有告诉柳惔的是,这次出使,他防的不光是那路藏在暗处的伏兵,还有阿叔这一路。阿叔有可能也是“伏兵”,只不过是早早地入了明处的“伏兵”而已。

    柳惔不知道这些曲折,只以为王扬不顾使团其他人死活,站起来踱了几步后,问封一陵道:

    “封叔,如果我们不急着走,而是运兵上岸,挡住伏兵,掩护使团上船,可行吗?”

    “这个”

    封一陵开始思考这种方案。他虽然跟着柳国公打过不少仗,但从来没做过决策者,他更习惯做的是决策的执行者。比如现在国公爷直接下令,让他据守虎头滩,那他豁出去干就完了,至于要不要这样干,或者为什么这样干,而不是那样干,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王扬见封一陵似乎真在想如何登陆打个反伏击,便开口道:

    “不可如此。滩涂不大,船运迟滞。运的人少了,不足抗敌,运的人多了,耗费时间太长,易被击其半渡。即便仓促上岸,列阵未稳,敌兵掩杀使团而至,使团众人疲于奔命,冲我军阵,必引混乱!”

    自古中外名将皆出于战场,因为不经战场,无法验其是否为名将。

    不过名将之中,也分两种,一种是起于行伍,见惯战阵,身经百战,终磨砺成锋,独当一面。如狄青、岳武穆、韩世忠、徐达等。

    另一种是从来没上过战场,可一朝受命,便成声名,指挥之定,恍若宿将。如班超、陈庆之、王阳明、袁崇焕。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