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章 军机会(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他们商讨军机会议的时候,朱厚炜一直在旁边默默的站着,默默的听着。

    刘大夏性子刚硬,眼中容不得沙子,嫉恶如仇。

    傅瀚却看不出来什么性子,四平八稳,并未表达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也挑不出傅瀚任何的不是。

    弘治皇帝又看向焦芳,问道:“焦阁老,你于内阁时间最长,政务处理井井有条,说说你的建议。”

    焦芳拱手道:“臣附议。”

    弘治皇帝又将目光投向杨廷和,问道:“杨廷和,你可有别的看法?”

    “有!”

    杨廷和的话,顿时让群臣朝他侧目。

    弘治皇帝意外的看他一眼,道:“畅所欲言吧。”

    杨廷和略微沉吟,这才开口道:“自王守仁入修文县后,这四年内,汉土之间的矛盾得到大大的缓解。”

    “这四年时间内,米鲁并未在西南作乱,为什么偏偏这个时候发起如此大的屠杀?”

    “朝廷天兵固然威武,但真若发兵,依旧治标不治本,会更加激化汉土之间的矛盾。臣建议先调御史去修文县查一查情况,亦或调王守仁归来,等了解具体情况后,再视情况给与处理。”

    刘大夏反问道:“杨阁老,你这意思是朝廷不要发兵打对方?四海领邦其余土司会如何看待大明?”

    “上面一道政策下去,代表的是整个大明的态度,此举无异于助纣为虐。”

    杨廷和摇头,道:“刘大人,本官的意思并非不攻打土司,而是首先要解决问题的根本,一味的攻打,治标不治本,而且只会让西南更加难以治理。”

    “土民并非不能教化,若是教化可解决纷争,何必要动兵戈?”

    “至于刘大人说的如何能保住朝廷的威严,这件事并不难解决,让米鲁送出一部分土民,朝廷给与重罪惩治,便可轻松解决舆论问题,这并不重要,想要解决舆论简单,但要窥探修文惨案的始末难。”

    “是以本官才会给出如此处理意见。”

    众人若有所思。

    杨廷和的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大明治理西南汉土之间的矛盾,已经持续了半个世纪,却依旧没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杨廷和此前就针对西南给出自己的治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