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扶唐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八章:“回援”幽州(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汴军有多少?我父亲在何处?在大安山还是在蓟城之中?”

    探马回道:“启禀将军,蓟城下的汴军约有万余,大王尚在大安山,蓟城内唯有都押衙刘雁郎领兵驻守,听说大王已经向河东求援。”

    李小喜阴测测一笑,声音沙哑如磨刀石:“将军,大王此举与您的谋划相左,若真向晋王借兵,日后幽州怕是要…”

    “同盟不过是利益使然。”刘守光冷笑打断,“”出兵救援却是另一回事,我父未免太过天真,除非李克用心胸如渤海般宽广,否则绝不会派一兵一卒入幽州。”

    元行钦进言:“汴军虽众,却未必能破蓟城,将军若此时回师,既可解围,又可……”话未说完,他的眼中锋芒已露。

    “解围?”

    刘守光指尖轻抚刀柄,淡淡道:“确实应该去解围,我那兄长眼下自身难保,自然无法派兵救援蓟城,我若不去,岂不又添了不忠不孝的罪名?况且卢龙岂能落入他人之手?”

    李小喜会意,低声道:“将军的意思是……”

    刘守光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缓缓说道:“我父年老昏聩,早应该让位与我,此时不回幽州更待何时?传令三军…”他顿了顿,嘴角扯出一抹冷笑:“明日卯时拔营,随我回幽州,夺回本应属于我的一切。”

    元行钦眉头微皱,似有迟疑,但终究抱拳应诺。

    李小喜则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牙齿:“属下这就去安排。”

    河风骤起,柳枝狂舞,刘守光凝视着奔流的滦河,仿佛已见幽州城头血旗翻卷。

    战争,永远充满不确定性,表现之一就是战场局势瞬息万变,前一刻的优势可能迅即化为乌有,后一刻的劣势又可能奇迹般地转为胜势,这就是孙子兵法虚实篇中所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如果领军之人做出的判断与决策不能随着战场局势的改变而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所谓的运筹帷幄也就等同于纸上谈兵。

    朱全忠最初的想法是先取沧州,再夺幽州,所以用长芦为饵,以此来找一个兵进沧州,乃至攻打幽州的理由。

    可惜杜延平和卢元为求自保,竟与义昌节度使刘守文暗通款曲,以至于长芦这个诱饵没能钓到鱼。

    所以朱全忠把沈烈派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