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的药材都收走了,他们在这里收的药材价格极低,倒手到其他的城镇一卖,净利润有百来银子。
有些药材只有在沙土里才生长的好,照料药材是一个精细活,商队把价格压得低,百姓觉得没有赚头,便不会把地用来种植药材。
商队满载而归。
郑家食肆的菜都是由信任的人赶早去集市里买的,忙忙碌碌的,有钱赚他们也乐意。
郑山辞接下来打算开辣酱坊跟榨油坊,这次不会以他私人的名义来看,他打算以县衙的名义来开。县衙账面上的银子大多来源税收。田税、商税、关税等,还有就是土地经营,获得土地租金和收益。县衙里有品阶的官员还有朝廷发的俸禄,像是小吏跟衙役这类人他们没有入流,没有品阶只能靠县衙里的银两来发俸禄,县衙的银子不多,便会给这些人发少量的银钱。
所以一般他们会通过压榨百姓来谋取利益。
他以县衙的名义开作坊,这里的银两就由县衙出,赚的钱自然也是县衙的。而后把名声打出去后,商人看见这里有利益可赚,他们就会一哄而上跟着开作坊。
郑山辞:“旺福,你把戚县丞、江主簿、朱典史叫过来。”
“是,大人。”
他们三个过来给郑山辞见了礼。
郑山辞把自己的打算说给三个人听。
朱典史心中意动。他跟戚县丞、江主簿不同,他未入流,所以他的俸禄有赖于县衙的收入,郑山辞提出让县衙开辣酱坊跟榨油坊,朱典史第一个同意。
“大人,要是设立了这两个坊,以后就是县衙里的收入之一,等县衙有了银子,以后能做的事情就更多了。”
要是真让郑山辞赚到钱,郑山辞又把钱分给衙门里的衙役跟小吏,那么别说是他了,县衙里的衙役跟小吏都要对郑山辞心服口服。人历来就是如此,若是你能带着衙门里的兄弟过好日子,那么他们都认你为大哥,有本事。
戚县丞思忖片刻说道:“这怕被民间说与民争利。”
戚县丞在新奉县经营多年,他是传统的儒生最注重名声,这个名声传出去可不太好听。
江主簿觉得这是一个好事,他反驳道:“县里的辣酱坊跟榨油坊赚的钱是县衙里的公账,怎地算是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