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了。要是这次去新奉县,能让清音快活的玩一玩,我心里也是高兴的。”
林哥儿心底也是喜欢这个小叔子,他说道:“阿爹,你放心吧,清音到了新奉县一定会好起来的。到时候在那边吃好的喝好的,性格自然就开朗了。”
郑夫郎笑着说:“你啊。”
郑清音把洗好的菜放在案板上。
郑山成跟林哥儿送给郑清音的簪子,郑清音现在没有戴,他怕戴坏了。等要去新奉县的时候,他再戴。
……
新奉县
郑山辞在新奉县的日子还算平稳,把商队的定金给了,等着明年开春后商队返回来,再让衙门发告示,让四个大镇底下的里正领了差事,去给乡民们多说一些话,让他们把这些作物种植出来。
郑家食肆开张的第一天就食客众多,有大部分食客都是闻到了摆在食肆门口的烤肠气息走过来的。买了一两根烤肠便想进去吃顿饭。因烤肠带着食客们进去吃饭,这也是意外之喜。
金长忙了几天,深感人手不够,又多招了两个人做帮厨,这些帮厨都是签了协议了,若是把食肆里菜的做法透露出去,是要进牢吃官司的。
郑家食肆物美价廉、许多三三两两的人便会邀友人来这里吃一顿饭,既不丢面子也不会让自己的钱袋子花太多。
郑家食肆分为两层,楼下是做大堂的,楼上就是包厢。有些人不喜欢明堂堂的坐在大堂里吃东西,他们喜欢隐蔽一些的包厢,也便于几个友人说话。
“走,去郑家食肆用饭。”几个书生邀着一起去,他们偶尔去打牙祭,几个人凑一桌,平摊下来的钱就少了。能省就省,几个人一起去吃饭还能多点几个菜换换的吃。
商贩跟大户人家的管事也爱来这里吃饭,他们兜里有点钱,也乐意用钱去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平常的老百姓,就不会经常来了。他们通常会找一个小摊买点饼吃、要么就是叫一碗面条勉强对付过去,只有家中的人有什么喜事时,带着家里的人喜气洋洋的来下一趟馆子。
郑山辞在新奉县的时间待得越久,他便越觉得新奉县还有其他的地方需要改善,这里的沙土地虽说是新奉县的劣势,但也可以转变成优势。
商队经过新奉县时,把在沙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