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厉马承羽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45章 乘风踏浪(五)(1/2)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朝君殿下抬眼:“你明早就走了?”

    赫连央“嗯”了声,点点头。可对面却没了下文。她不解地抬头看过去,就见明清樊垂眼不知在作何想,一边想、眼珠子还一边滴溜溜地转。过了好一会儿,他才将手探进怀里——

    “我已有顺手的短刀,留着它也没用,做个人情,还你。”

    耳边传来凉飕飕的话,但赫连央的眼睛却紧盯着明清樊放在桌面上的那把匕首——那把她无意中捡到、放在身边许久、却不得不又物归原主的匕首。

    她无疑很是意外,刚想伸手拿起匕首、又讪讪收了回来,抬眼问:“这……殿下为何……”

    明清樊清咳一声,故作泰然道:“我要这多余的东西做甚,若是离不开当初也就不会弄丢了,想来它在你身上用处更大。更何况我不知你的生辰,也并未准备贺礼,便做了这个顺水……”他想说“做了这个顺水人情”,却冷不丁瞄到一旁的精装礼盒,盒身的缎带内还夹着一张木笺,上面的“明清邈敬上”几个字格外显眼。

    赫连央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也发现了明清邈送的礼盒,想到明清樊莫不是又要不满她与皇亲交往过密,她正欲解释,却听得对方果然阴阳怪气地悠悠道:

    “呵,想来我这‘顺水人情’是太自大了,定是比不上精心挑选过的贺礼。”说着,明清樊冷哼一声,便要伸手将匕首收回。然而对面人却比他动作更快,“唰”地一下便将匕首捞走了。

    “怎会。”赫连央不理他冷言冷语,将匕首抓在心口,好脾气笑笑,“殿下送的,永远都最好。”

    仅这一句话,明清樊的嘴角就快绷不住了,假装别过头去,狠狠地压了压。

    行,算是哄好了。

    “这一行,于你而言虽说只是回家,但如今沛陵新旧交替……你还是要小心为上。”明清樊正了正脸色、郑重叮嘱,然而又觉得有些难解,不禁蹙眉,“哪怕是再讲究的成年礼仪式,生辰之后也该结束了才对,怎着前前后后要去一个月之久?”

    “这……”赫连央被问得有些心虚,只得扯谎搪塞,“仪式繁琐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因为期间要堆许多药花药草,药性复杂,若被我沾在身上带了出来岂非大大不妙?所以才要额外净身一段日子,方可返程。”

    听起来倒是毫无破绽,明清樊也不得不信。不管怎么说,赫连央成年一事极其要紧,于公于私、明清樊都希望她安然度过。

    “你自己当心,务必万事注意。”朝君殿下再次叮嘱。

    “是,我定会尽快回来。”赫连央微微一笑。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父女二人便准备启程。月城的西城门一开,到达百阐城的路程就更短了。水格跟醒春已经将随身之物装备完毕,赫连央与前来送自己的哥哥点头,叫他放心;随即她就要钻进马车,然而燕三阳却朝她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往眼前的城墙上看——明清樊不知何时已经登上了城墙,正背着手,居高临下地看着她。

    赫连央绽开一个淡淡的笑容,朝城墙上的人点了点头,然后钻进了车里。

    有人准备着自己的成年礼,有人远在阆都,则还顽固地坚持着。

    明斐蔷已经倒下许多天了。她的药量无法再增加,否则不如直接一刀抹了自己痛快。明清辙跟明玉繁无微不至地在床前照料着,然而他们都清楚宗主心中怨气难消,自然是好不了的。

    而就在这时,大内官阿长又登门、给了明斐蔷最终一击。

    “陛下传信过来,说那里虽不比阆都的百年积淀,可终究也是个舒适之地。陛下一时间也难以返还,京中百姓正源源不断地朝赤阜城迁移,恐怕阆都的环境……”阿长刻意稍作停顿,才莞尔一笑,“会越发不便起来。宗主还病着,不如趁天气微凉,早些搬去好生休养,也不枉陛下、王后与太后的一番关心。”

    明斐蔷在心中冷笑:说得可真好听。

    “多谢陛下好意。”明斐蔷压着咳嗽声,时至今日也绝不丢掉身份的骄傲,“可阆都百年基业,正是明氏的根。陛下新王登位,心中自有开天辟地的高远志向,另置根基也在所难免;可我身为明氏宗主,一把老骨头,目光短浅、冥顽不灵,总归还是不敢做些愧对先人的事来。”

    面对讽刺,阿长依旧波澜不惊。他再拱手:“宗主身为明氏一族中的长辈,果真最牵挂明氏,也最了解陛下,实乃明氏之幸。”

    明斐蔷一听这故作糊涂的鬼话,差点又一口气没喘上来。

    然而阿长还端着恭敬的面子,继续道:“至于您的自谦之说,目光短浅、冥顽不灵云云自是没有的事,听进小人耳中,便当是您山崩于前而不乱的宗主风范罢了。”阿长抬眼,微微一笑,“只是山既崩了,换个地方祈拜便是,心中有神明,总归也不会被神明舍弃。城中百姓都可通透的道理,想必宗主心中更是清楚。”

    说完,阿长再行一礼,告辞退了出去。

    明斐蔷看着阿长离去的背影,狠狠地砸了砸身下的床面。

    五日后,宗主及承怡宗君、明清辙、巍王府等剩下的宗室族人,与大内官、右罗尉、司金营掌营冯泽英及一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