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农民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章 准备原料(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李晨与刘大宝整理了一下这两天的账目,李晨的腊货这两天总收入是3785文,再加上预定支付的定金总共有8000多文钱,也就是8贯钱。这可是相当于普通人两年的收入了。

    然而这些钱也将是李晨,未来发家致富的本金了。

    看着这不菲的收入,两人之后便开始商议采购原料的详细计划。虽然有了预定,但要想持续供货,就必须先解决原料的问题。

    李晨则是详细的列出了各种所需原料的清单,看着清单内那200斤盐和一些中药材,刘大宝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这盐可不好搞啊。

    没办法之所以要这么多盐,主要还是因为这个时代的盐属于是粗盐,由于里面含有很多的杂质导致盐的口感苦涩难以入口,李晨拿到盐之后还要先将盐提纯制成精盐才能使用,这盐也就是李晨的腊货的致胜法宝了。

    对于制作精盐来说,李晨还是很熟悉的,当年上化学课的时候,老师专门做了粗盐的提纯实验,那时候就是单纯觉得好玩才记了下来,万万没想到这个技能却在今日成了李晨发家致富的关键。

    借助现代科技的力量粗盐的提纯比也就只有85左右,而这个时代由于没有那么先进的仪器,李晨还是实验了好多次才成功做出了精盐,现在勉强能将提纯比控制在50左右。

    等于就是这200斤盐,经过李晨的加工之后,最多也就能用100斤。

    刘大宝沉思良久后说道:“我倒是认识几个私盐贩子,要不我们去谈谈?看看能不能搞到。”

    李晨点头应是,他知道,金银与此类贵金属矿产和生活必须品“盐”只能官营,想要买到盐就必须向官府购买“盐引”才能去对应的地方兑换,但是没人每月都是限量的,没办法多买,除非能走走关系什么的,不然还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不是因为这些原因,李晨都准备直接去卖精盐了,但是想了一下,在这个时代,贩卖私盐这个可是掉脑袋的重罪,才放弃的。

    两人商讨中,也并未忽视了生产工具的采购。李晨回忆起明朝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和控制,心中明白,要想稳定生产,没有合适的工具是不行的。他计划先去询问本村的木匠,看能否制作一些新的晾晒架和烟熏设备,来满足生产需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