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监察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章 体制内提拔的五类人(2/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系,他们一般都会自动开启这个人的升迁之路的安排,极尽所能。

    第二种被提拔的人是有关系,但关系并不硬,只是让人托其他人说了这个话。但人家愿意花钱办事,这种也是掌权者最愿意帮的,因为这也是收钱的一种途径。一般这种被提拔的人,既能好好干事,又能按时送钱,何乐而不为呢?而且可以建立自己的团队,成为自己在一个县的亲信,因为这些人一般再到上面找人的可能不太大,所以只能抓住可以长期维持的关系。这种被提拔的人一般会在一些较为重要的部门或者乡镇担任镇长或者局长。

    第三种被提拔的人是县级的一些官二代们。这些人的长辈们一般都会是乡镇的一把手或者曾经近期为一把手,或者是后要部门的一把手。他们在县这一级与县长书记和常委们是经常有接触,经常吃饭喝酒,经常会通过一些关系把自己的孩子放在县委的一些重要部门,混个脸熟。上了酒桌一说,这是你叔,这是你伯,以后要常去。在县这一级,这一类人提拔的应该是最快的,因为他们的长辈已经为他们铺好了路,只等时机成熟。与他们的能力没有关系。

    第四种被提拔的人是完全靠钱砸出来的。本领一般,但钱多或者敢于花钱。他们一般会找一些常委或者能和县委书记说上话的人,通过别人来实现提拔。但这种变化比较大,本来钱花了不少,但不稳定,有时说的好好的,但上了常委会却没有自己的名字,常常会突然来个一场空。但这些人的好处是认为这一次自己把路铺好了,下次肯定会有自己的。这也是一些常委们喜欢的人,钱多,多花一些也不再乎。这类人的岗位一般会是一些不重要的部门一把手或者级别上去了,但岗位不太好,又或者岗位不错,有实权,事好,找的人多。

    第五种被提拔的人完全靠能力干出来的。这种人一般会在乡镇或者部门能写,文章不错。领导喜欢这种人主要是因为工作的需要,在必要时还是要为这些同志解决实际的待遇问题的。这类人没有太多的社会关系,是一步步靠自己的笔写出来的。一般都会被任命为党政办主任,然后下上个十年的苦,领导提拔走了,有时就会解决成为副乡镇或者副局长。这类人如果领导走的好了,成为县级领导了,自己又愿意和领导走得近,那还有可能升到一个局的局长。但这类人有一些致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