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进朝中的那些簿册,至少还要一月才能做完。我带来的这些,是岛上地户籍名录。”
陈正汇摇头沉声:“岛上总共有四万三千六百六十四户!如果加上衢山、琼崖、琉球等外岛的,那就足有四万九千余户!”
赵瑜摸着下巴沉思不语,而门外突然传来赵文的声音,“陈先生所言正合我意!”他几步走进门来,在赵瑜面前抱拳道:“大当家,现在的制度多是源自旧日,早已不敷使用。我们既然要上表内附,日后就是官身,如今的官制、军制,当是要改一改了。”
“只有一百一十七人!”
赵瑜奇怪起来:“先生带着些东西来作甚?”
“不够吗?”赵瑜问道,他听出陈正汇想说什么,“一个县才几个官?一百多人不算少了罢?一千五百人养一个官啊!”这个时代又不是后世,官制叠床架铺。放在此时,大宋人口一亿,在吏部四选挂名的官员才不过四万多,而职位才万五不到,就这样已经就被称为冗官了,而台湾岛上地官民比例,比大宋还高,怎么也不算能少。
码头上,一群人聚集在栈桥附近。虽然看不清面目和服饰。但从各人所站地位置上,赵瑜还是能辨认出。哪个是童福,哪个是赵文。童福一行上船出海,赵文前去相送,给足了童老都管面子——赵瑜是东海之主,没有给一个奴仆送行的道理——不过更给面子地是私下里送给童福的万贯财货。那老货,见了满箱子的奇珍异宝,立刻笑得见牙不见眼。拍着胸脯保证要帮东海在童贯面前多多美言。
“啊,这么少?!”赵瑜倒没想到这一点。
“是啊,真的有这么多。现在东海辖下有近五万户。不过南方户小,平均每户壮丁也就两人不到,人口也不会超过四人。所以丁口计有八万一千,人口总计十八万有余。”
交投接耳一阵后,赵武第一个出头:“二郎,你好好的东海王不做,干嘛向赵官家低头,我们又不怕他!日后做了大宋臣子,哪有现在这般快活。”
陈正汇正色道:“这半年,投奔东海的移民日渐增多。但现在东海地治理能力,已经跟不上户口增加的速度。除此之外,各乡各寨,若是有个纷争,很多时候,不是到基隆来禀官,而是去附近的寨堡找军头们调解。军政不分,这是大忌啊!大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