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宋帝国征服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父兄(下)(2/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种是引盐池卤水开田晒制,产出的盐结晶大,有颗粒,称为‘颗盐’,主要用于西北各大盐池。还有一种就是煮盐,或煮海水、或煮盐井卤水,所得到的盐,散为粉末,是为‘末盐’。多用在沿海和四川盐井。这两种制法从周代就已出现,一直延续到清末。

    “是……瑜哥儿百人夺城,战功莫大于此。”蔡禾是赵瑜的准岳父,自然不吝溢美之词,“按战前公布的赏格,此次出战,城中所得三成由奇袭队平分,剩下的七成,奇袭队中的大小头领还可再分一份。除此之外,每人另有五十贯加赏,轻伤者还可多十贯,重伤加三十,战死者翻倍。城中所获现下还未点算明晓,暂且不论。单说加赏一事,此役战殁者三十五,一人百贯,总计三千五。但重伤者中还有几人怕也挺不住,估计要备下四千到四千五的样子。”

    坐在最下面的两人忙站起走到大厅正中,单膝跪倒,“请大当家吩咐!”

    “小的遵命。”两人异口同声,又向赵橹、至善行过礼后,方退回坐下。

    赵瑜道:“所谓官逼民反。既然官府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没必要给他们留活路。”

    赵瑜笑着点头:“三叔猜得没错,那些盐田用的正是从解州传来的种盐法。”河东解盐天下闻名,这解州盐池自古以来便是北方重要的产盐地。解州制盐,垦地为畦,引卤水入其中,待南风一起,水耗则盐成。“因为开田晒制,所以称为种盐。这种盐法得到的颗盐比起煮海所得的末盐(注1),不耗柴薪,少费人工,绝对是一本万利的营生。”

    蔡禾轻咳了一声,这个长相清癯的中年书生摸摸上唇的两撇胡须,开口道:“寨中定规:有功即赏、有过就罚、无私无袒、无枉无纵。此乃我浪港寨兴……”

    蔡禾抿着嘴,毕竟他是读书人,一点也不觉得好笑。他转过话题:“既然这样,等县里杂事一毕,就好好料理他,好歹也要榨出几万贯来。不过,现在占了县城,诸事繁杂,要想理清个头绪出来,却也不易。”

    “不过就是多了些地盘嘛,”赵橹说得爽快,“当初在衢山岛上怎么做的,现在就怎么做。没什么难的。”

    赵瑾别过脸,不再说话。上首的赵橹却惊叹道:“好个贪官!一个同进士都有这本事,换了状元郎,那还得了?!”他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