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都没有同东厂叫板的资格,更别说她了。
“你好,你很好。”他发出尖利的笑声,像某种鸟的鸣叫,听得人头皮酥麻。旁人听不懂他的话什么意思,但总归不是什么好意思,跟那种人打交道。
对所有人而言,知府夫人的惨死还历历在目,这么做简直是在“顶风作案”。何当归是向天借胆,还是她已经吓得神志不清楚了?董氏、宋知画等人不约而同地冒出这般想法。
不带语气的三个字,听到别人耳中,等于是“你完了”、“你找死”、“有什么遗言就赶快交代了吧”之类的意思。胆小的郭小姐吓得瘫在椅子上,双眼盯住何当归的背影,预备要在四分五裂的一幕出现之前闭眼。
伤者被抬走以后,旁人都注意到,东厂的人对突然出现的紫巾少女和她带来的一帮人都不闻不问,各做各的事,谁也不拦着谁。这实在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让人疑惑起少女的身份。
众人默了一刻,董氏第一个发出质疑:“你认识路谈大师?怎么可能!据传闻,那位老人家生活在深山里,有几百岁高龄了,是从古到今第一高寿人,长期佩戴他的绣品就能保持容颜少艾。你身上可一件路谈绣品都没有,你拿什么证明!”
“怎么抬?”少女问。
关老夫人的脸色难看得可以,却冷冷瞟了儿媳一眼,制止她多言。
何当归垂下头,声音含笑地回道:“大表嫂也说了,那是‘传闻’作不得准。其实所谓的路谈大师,从蔷薇绣品在本朝流行以来,已经换了三代,是三个不同的人,跟传说中的富有盛名的元代路谈大师,则是同一大门派下的两个流派。因此,路谈大师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绣艺门派。”
她抛出的这个消息太过震撼,一开始没人吱声,随后有位夫人恍然大悟地说:“难怪难怪,有传言说路谈大师有代工,市面上的真品只有十幅,可又有人说,代工的质量和本人的作品是不分高下的,只是风格略有调整。原来,路谈大师不止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