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孟瑄岂不成了世人的笑柄?
何当归垂头应是,不知孟善是不是完全打消了应允段晓楼的念头,还是用假象来安抚迷惑她。为了让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贵重过一把钥匙,她说出了苏夫人的状况:“婆婆中了毒,但瓶子里的解药不是完整的配方制成,吃一丸就能缓解症状,压制毒性,但是三年后会复发。毒性倍于今日。我只是用银针封阻了她的心脉,还要请教公公,这解药给不给婆婆服用?”
送走了段晓楼,孟善急匆匆赶往内堂看夫人,丫鬟回报时说,夫人已经醒了,然而孟善来看时,夫人还在昏迷中。
灵敏的鼻子,隐隐嗅到一种阴谋的味道。是错觉还是什么?她应该放任了自己,将段晓楼往最坏的方向去想吗?他真的会变成那种因爱生恨、不择手段的人吗?
孟善的胡须翘了翘,这回是真笑了:“罗川乌的解药信不过,丫头你又不能辨出解药真假,那我留你何用?不如将你送去安宁侯府了事。”
听闻段晓楼还没死心,她只觉得好像突然一脚踏进了凉水里,周身寒意遍布。她不知还能做什么事让段晓楼放手,再烘干她自己的鞋袜,从剪不断理还乱的纠葛中走出来。
何当归又道:“当然了,天下解毒高手如恒河沙数,不一定非我不可。我之所以自荐为婆婆解毒,是因为我是婆婆的儿媳妇,还要侍奉公公婆婆几十年呢。如果想知道毒是否真的解清了,也得观察几十年。”言外之意,别的人给了解药,拍拍屁股就拜拜了,你们能信得过吗?我是住在家里的人,跑不了和尚跑不了庙,我的解药,值得你信赖!
媳妇治不好婆婆的病,就是个无用之人,就得捆巴捆巴送走?这算哪门子的道理?
何当归斟字酌句地回答:“一则,罗家从未流传过类似‘毒术与解毒’的家传医术,别说是‘客居中’的我,就是罗老太君、三老爷罗杜衡,也没有这样的本事。制毒纯属罗川乌的个人爱好,而我的医术是跟乡下的瞎子伯伯学的,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二则,我听人说过,毒物组合在一起,变化千千万,几样没毒的药材叠加一处,也有可能衍生新毒。我不曾专注研究过这个,所以不敢冒充专家,为婆婆辨识解药之真假。”
回到竹园时,天色已黑透了,薄荷远远迎出来,小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