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知,妾身也是个极爱惜奴婢的主子,除了发给她们更多的月钱之外,我吃的燕窝粥和参汤,也常赏给她们吃。可她们吃完之后,得知刚才那随随便便一小碗,价值超过十两银子,她们不但不开心,而且再有下次的时候,她们都推辞不肯吃了。七郎可知道是为什么?”
“那你的意思是……这些年孟府空讲排场,铺张浪费,而且下人个个都在暗地里坑骗主子的银子?”
何当归微笑道:“这话原也不错,算是旁观者清了。不过七郎可能不知道,他们庄稼人的心朴实,早就省俭惯了,蝉衣的爹娘有一两银子家底时怎么过,与拥有五十两时的吃用没什么区别。蝉衣往家里送的钱,她娘都是给她当嫁妆攒起来,怎么劝都不花,最后蝉衣只好买了鱼肉往家里带。”
门外突然(也不突然的)响起一个威严的老妇之声,随着这声话语,门被缓缓推开。
“哦?说来听听。”孟瑄唇边携着懒散的笑意,略一颔首,鼓励何当归往下说。
孟瑄知道她定是思念婢女了,安慰道:“蝉衣那丫头圆脸福相,心底也善,她会有自己的一番造化。”上次青州之行匆忙,他们都忘记了蝉衣,也没根据段晓楼的指示,去找常诺问,他的风言风语有没有拐带未成年少女。事后想起来,再寻常诺已不见人,只好继续等罢。
何当归总结:“所以说,上等贵人和普通百姓的想法完全不同,尤其是卖身入大宅门的下人,他们之所以不做平民做奴籍,就是想趁机会多赚几两银子。主子的锦衣玉食赏赐给他们消受,倒不如多赏赐几两银子更实惠。一时的口福比不上傍身的钱财,吃多吃少都是说不准的事,而且受惠的还是少数人,均等赏罚,就能让更多人受益。”
“蠲除了赏饭的旧例?”孟瑄没料到她会这么说,心里也是疑惑的,问,“主子吃不完的饭菜赏给下人,清儿觉得这么做有问题?难道吃不下去却硬吃,或者倒掉?”
他凑近她小巧玲珑的耳,轻声告诉她:“听着像我祖母,她的鞋底时常磨地,且祖母身边的六个丫头都是簪金沙步摇,很好辨声。你无须紧张,咱们该说什么继续说,你放胆说下去就是,祖母不会怪你的。一切有我。”
既然老太太想听,那她就说下去啦。
“那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