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遣巡察使于諸國。檢察非違。
甲寅。文忌寸博士。刑部眞木等自南嶋至。進位各有差。
己夘。施義淵法師稻一万束。襃學行也。
十二月癸未。淨廣貳大江皇女薨。令王臣百官人等會葬。天智天皇之皇女也。
甲申。令大宰府修三野。稻積二城。
庚子。始置鑄錢司。以直大肆中臣朝臣意美麻呂爲長官。
四年春正月丁巳。授新田部皇子淨廣貳。
癸亥。有詔。賜左大臣多治比眞人嶋靈壽杖及輿臺。優高年也。
二月乙酉。上総國司請安房郡大少領連任父子兄弟。許之。
戊子。令丹波國獻錫。
己亥。令越後佐渡二國修營石船柵。
壬寅。遣巡察使于東山道。検察非違。
丁未。累勅王臣京畿。令備戎具。
道照和尚化歿
三月己未。道照和尚物化。天皇甚悼惜之。遣使弔賻之。和尚河内國丹比郡人也。俗姓船連。父惠釋少錦下。和尚戒行不缺。尤尚忍行。甞弟子欲究其性。竊穿便器。漏汚被褥。和尚乃微笑曰。放蕩小子汚人之床。竟無復一言焉。初孝徳天皇白雉四年。隨使入唐。適遇玄弉三藏。師受業焉。三藏特愛。令住同房。謂曰。吾昔往西域。在路飢乏。無村可乞。忽有一沙門手持梨子。与吾食之。吾自啖後氣力日健。今汝是持梨沙門也。又謂曰。經論深妙不能究竟。不如學禪流傳東土。和尚奉教。始習禪定。所悟稍多。於後隨使歸朝。臨訣。三藏以所持舎利經論。咸授和尚而曰。人能弘道。今以斯文附屬。又授一鐺子曰。吾從西域自所將來。煎物養病。無不神驗。於是和尚拜謝。啼泣而辞。及至登州。使人多病。和尚出鐺子。暖水煮粥。遍与病徒。當日即差。既解纜順風而去。比至海中。船漂蕩不進者七日七夜。諸人怪曰。風勢快好。計日應到本國。船不肯行。計必有意。卜人曰。龍王欲得鐺子。和上聞之曰。鐺子此是三藏之所施者也。龍王何敢索之。諸人皆曰。今惜鐺子不与。恐合船爲魚食。因取鐺子抛入海中。登時船進還歸本朝。於元興寺東南隅。別建禪院而住焉。于時天下行業之徒。從和尚學禪焉。於後周遊天下。路傍穿井。諸津濟處。儲船造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