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77章 大唐工兵营(1/4)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郎君何事?”

    “安禄山领了河东节度使。”

    王忠嗣怔了怔,愤怒道:“此祸国殃民之举,何人所为?”

    “圣人。”

    “圣……”王忠嗣顿了顿,沉默下来。

    过了一会儿,他问道:“陇右有消息吗?”

    李倓说道:“哥舒翰夺取了洪济、大莫门、五桥、树墩城,据说还在龙驹岛修建应龙城。”

    “拿下石堡城已经损失惨重,乘胜追击是对的,恐怕也伤亡不小,陇右投入如此之巨,恐怕……”

    “王公是担心安禄山一旦造反,陇右无兵撤回?”

    “若是局面发展到那一步,陇右兵力只能撤回,可陇右并未建立起相当数量的防御,吐蕃人必然趁机快速夺回那里。”

    听王忠嗣这么一说,仿佛他已经笃定安禄山会谋反了。

    看来大唐不少人都知道安禄山会谋反了。

    就只有李隆基把自己的脑袋埋在沙子里:朕不听!朕不听!安禄山是最忠心的!朕怎么会看错人呢!

    若是大唐在陇右也采取宋代范仲淹对西夏的蚕食政策,即便陇右调回主力,陇右的防御也可以坚守相当长一段时间。

    当然,在李倓这个后世人看来,其实那也是徒劳。

    因为这场叛乱一打就是八年。

    而站在当时人的角度,尤其是王忠嗣这样的名将来看,安禄山造反,胜算只有一成。

    因为他没有把李隆基、李亨、李俶这三代人的各种骚操作算进去。

    在他的概念里,安禄山造反,不算天塌地陷的事。

    大唐内部虽然腐化了,但是底子厚啊,从幽州到长安,战略纵深大,其间还有不少忠于朝廷的人。

    李隆基其实也是这么想的,他也觉得,哪怕最坏的结果出现,安禄山现在造反,他能怎样呢?

    可是李隆基高估了自己身处那个环境下的状态。

    就像有些人常常挂在嘴边的:明天开始早起!

    这再一次证明,人的大多数行为是不理性的。

    21世纪的科学也早就证明,人的大多数行为与激素有关。

    当李隆基肾上腺素飙升的时候,你让他怎么冷静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