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德国人不屑于说一套做一套,但在如此境况下,却也实在不能不表示,否则对于内部的凝聚力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此,德国人想到了一套左手倒右手的办法,将其与援助法国相结合,实现德法俄三国的联动。
12月30日,德国对中国向俄罗斯国民军提供军事援助的行动表示谴责,随后停止了双方的贸易关系。
但法国依然与中国保持正常的贸易,德国通过援助法案从法国购入中国的各种原料和商品,并鼓励法国利用这些原料进行生产,促进工业和商业的恢复。
这样的做法到底是好是坏,只能留待后人评价,但目前各国的高层都不是傻子,素质之高,说一句人类群星闪耀也不足为过,所有人都很清楚现在该做点什么。
英美两国迅速抓住这一机会,大肆宣传中德矛盾,站在东南亚,则将德国的谴责曲解为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的谴责,而站在西伯利亚,有大肆宣传中国为自由世界做出的重大贡献。
而且,英美的宣传十分巧妙,前者淡化德国的谴责而强化中国的行动,后者淡化中国的行动而强化俄国与德国的反应,如此一来,不但实现了宣传目标,还最大程度避免了一根筋两头堵的窘境。
当然,舆论攻势倒不足为惧,战时不同于和平时期,各国都有舆论管控,舆论更多是影响本国民众和中立国的态度,提高己方的凝聚力。
真正让众人有所反应的是美国的禁运行动。
西花厅里,左念微接到石子任的召见,匆匆赶来,刚刚在总参谋部开会开到了半夜,左念微一脸疲惫,但对面的人同样难掩疲惫,本就只有一米六几的个子仿佛更矮了些,刚及五十,但鬓角已经白了起来。
“不久前,美国国会通过了贸易禁运法案,具体内容也已经确定了。”
“主要是技术封锁,机床机械、汽油和粮食禁运。”
“先看接下来的表现吧。”左念微将简报从头浏览了一遍,整体上还不算太糟糕。
禁运里有的东西是没什么用的,比如人造纤维、硫酸,人造纤维中国每年向美国出口4万吨,占美国人纤消耗的五分之一,又比如化学纤维,尼龙和塑料主要从美国进口,占到了85,但这些都是可以被取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