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初穿越的时候, 对于死后事的问题,纪墨就考虑过,还专门让人把自己火化,免去了虫蛀鼠咬之苦, 哪怕那个时候灵魂已经穿越到下一个世界, 根本感受不到身体的痛苦了, 但想到那种可能, 那种被黄土覆面,深深掩埋的可能, 就会觉得还是火化更好。
一去了无牵挂,也不必留着孤坟, 等着后人祭拜。
若是子孙不肖, 后代不宁, 反而连累先人不能在地下安枕,又何苦来哉?倒不如一把火全都烧了, 再把骨灰撒在水草丰茂之处, 肥了地, 也算于绿化、于可持续发展有利的了。
再后来,发现特意叮嘱这个事儿, 指不定让人以为自己有什么大病, 古代非要有深仇大恨,才可能挫骨扬灰, 自己这要求,分明就是在为难人,说不定还要让别人背上沉重的心理负担, 又何必如此呢?
再想想, 人死了就是死了, 无论尸体怎样安放,都是跟自己无关的事情了,何必再斤斤计较。
收敛尸骨者,烧了也好,埋了也好,哪怕是丢弃于路,曝尸荒野也好,都是一样的,与自己无碍,不必多加挂念。
自此死前也就没有特意嘱咐死后的事情,随便别人是风光大葬,还是薄棺草席,他都可以。
那个时候的想法可能有点儿“死后非我事,不必多口舌”的无所谓心态。
等到再后来一些,心态又变了,若是能够留一座墓碑供人凭吊,就仿佛是到某处风景名胜之地,留下“到此一游”的题语一样,且不说文明与否,至少留下了自己的足迹,代表自己曾经来过。
似乎也是一种意义。
再等到跟着葛山学习了墓葬知识之后,才觉得墓葬一道,博大精深,不能简单地以“封建糟粕”“迷信荼毒”的观点看待。
先不说别的,就说考古发现上,若是没有古代留下来的墓葬,恐怕现代的很多文明都找不到个源头,仅仅从文化传承和文明补充证伪的方面来说,这部分的墓葬还是有意义的,便于后代研究历史,研究那些历史上曾经辉煌的朝代的文明成果。
很多已经失传的文明成果,若不是从墓葬之中有所发现,又哪里知道,原来古代文明,竟然已经发展到让现代都惊叹的程度了呢?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