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士子第章 大儒第章 公知第章 学者第章 士大夫(下)(1/3)
朱鼎顺看孙承宗也有恼火的迹象,笑着摇摇手,“孤告诉大伙,南京是一群什么人,为何他们复叛复降,又觉得自己没错。
钱谦益很有代表性,就以他来说,一会觉得这样对,一会觉得那样对,换个环境,马上就改变了决定。
不审视自己,反而审视别人,他还会自我催眠,掩耳盗铃的替自己开脱,用委曲求全来解释自己的行为。
身为江南读书人旗帜,效忠武王却给魏国公暗中提供消息,效忠南京,却又想着联络北方,若换成东虏打到身边,他也还是这怂样,时刻脚踏两只船,想着左右逢源。
归根结底,这是公知控制舆论后诞生的一种病态。
他们没有脊梁,世人皆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被私欲控制的公知,一直在追求那个永不存在的第一。
立身之本就错了,当然做什么都是错的。
私欲作祟的公知作为高阶知识分子,天生矫情、虚伪。
他们有两个显著的特点,聪明、惜命。
越聪明越惜命,越惜命越聪明,乱世之中,必定复判复降,毫无气节可言,再加上他们没有实践手段,只剩下一张嘴,弱者才会用这种人,糊涂蛋才会被这种人欺骗。
一群蝼蚁,孤懒得多看一眼。”
钱谦益双眼快喷出火了,但他有深刻记忆,完全不敢冲冠一怒。
众人好像第一次见识这个状态的钱谦益,个个一脸鄙夷,连反对的勇气都没有,也配称东林二代旗帜?
钱谦益没有受到武王的刺激,反而被别人怀疑的眼神刺激到了,咬牙切齿开口,“杀人不过头点地,武王窃国,挟军威而辱人,这样的人有脸称为圣人?”
朱鼎顺缓缓喝了一口茶,“钱谦益,老实说,孤懒得搭理你,钱良臣死了吧?挺可惜,你差他太远,连一个掮客都不如,对于你这种叛国叛民、自私到极点之辈,无需律法审讯,让你坐在这里不是你有资格,而是你的使者身份,是不是认为孤顾虑脸面不会杀使,认为自己性命无忧,有恃无恐?”
钱谦益眼中瞬间充满恐惧,好在此时孙奇逢插嘴,“大王所言有理,我们对官场不感兴趣,但的确有很多惜命的聪明人,原来他们是祸乱的公知,难以称为大儒。那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