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国妖横行我做匪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1章 混乱的皇帝(1/3)
书架管理返回目录
    权力场的角斗映射到现实,效果与战争一样。上位者损失钱财,百姓付出生命。

    大同侯大概损失了五百万两,工坊又被拖延了半年。

    三天时间,锦衣都督在京郊挂了两千具尸体,

    皇帝收回尚方剑,宣布发泄时间到,锦衣卫除了动手之人,一封像样的口供也没有。

    前后六天时间,大捷、休沐、大火、厮杀、大搜、报复…猛然归于平静,京城还是那个京城。

    三月初五,登莱水师六百里快马奏报,有十艘沙船抵达,使节询问如何入京。

    皇帝长出一口气,大同侯还是知道规矩的,没有让使节直接到天津卫才联系。

    原因很简单,大明对藩国的朝贡路线有严格的规定,除了朝鲜可以走辽东陆路,其余藩国必须到浙江定海报备,从浙东运河到杭州,再从京杭运河到京城。

    随便找个地方靠岸,地方官不仅不会接待,还很有可能斩杀,否则地方官就有通藩嫌疑。

    这就能理解辽东为什么总是有朝鲜人、宣大为什么总有鞑靼人、浙江巡抚驻地为什么在定海而不是杭州。

    朱鼎顺若让使节直接到天津卫,等于带着客人不经通报直入金銮殿,皇帝和朝臣会接受,但他们首先感到的是被轻视,感到的是大将军目中无人。

    到登州就问题不大了,可以歇一歇,皇帝一定会好好接待。

    关键是,朱某人总算有了详细奏报。

    乾清殿的朝臣这次被压缩到极致,魏忠贤、张维贤、顾秉谦、郭恺之,还有一个让人意料的高攀龙。

    奏报果然很详细,而且有朝鲜王和倭国的国书,其恭敬程度,自古少有,至少他们表面上什么都承认了。

    皇帝一直在默默喝茶,四人看了两遍奏报和国书,也静静陷入沉思。

    原来战争是这么玩的。

    大同侯报纸中说,战争是解决矛盾的不二法门,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可惜违反圣人教导,违反皇明祖训。

    大同侯够狠,让国王求着来进贡,避免国内的攻讦。

    他在朝倭一定采取了非常血腥的手段,只要不说,天下百姓怎么会知晓,大明得了好处,就别卖乖了。

    “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