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爱卿,朕听说过发战争财的国蛀,第一次见用战争发财的国战,与大同侯一比,鞑靼人历年劫掠简直是挠痒。
朕读的书不多,报纸也不多,一千万两入京,赛过一年税赋总和,大同侯还占了几个岛屿,事实上已经开疆拓土。
总算明白了他在说什么,总结起来其实就一句话,集大明举国之力,如同西洋人一样,经营所有土地。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如何集大明举国之力才是问题。
孙自如被杀、报纸被毁、工坊被毁、家眷被扰、甚至侯府也被宵小放火,说明别人不愿意让他集合大明力量。
水至清则无鱼,大同侯虽然刚刚开始,但集合力量的手段也太刚了一点。结合他的学说,皇叔明显想换一池水。
被动摇的人不傻,也发现了皇叔的目的。让他们放弃财富当然不答应,力量没集合起来,这就被人血腥警告了。
朕当然乐见其成,但朕更不想朝堂混乱,天下流血。诸位爱卿说说,怎么化解这件事。”
朱鼎顺若在乾清殿,一定给皇帝鼓掌。
没错,就是t这么回事啊!
皇帝不想他的皇权,不考虑集合起来的力量分配问题,只要站在朱明的角度考虑,很容易得出正确结果。
事情过了好几天,每个人都在反思,先回答的是高攀龙,“启奏陛下,微臣与侯爷探讨过这个问题,从自身做起,格尽职守,百官各尽其职,天下大同指日可待。”
皇帝笑了,“呵呵,高师傅是真的悟了,但监督百官各司其职,依旧需要强有力的后盾。”
皇帝叫师傅可不是乱叫,高攀龙赶紧躬身,“微臣惶恐,不考虑那么远,以免自不量力惹人嗤笑。”
天启眼珠子一转,“高师傅,朕向你打听一个人,皇叔好像特别看好一个叫孙传庭的辞官郎中,为此不惜亲自下场绑架。王允成与此人应该很熟络,孙传庭现在是三寨大掌柜,他有什么特别才能值得皇叔重用?”
高攀龙面对皇帝微笑了一下,“陛下,微臣不仅知道王允成与他熟络,还真的知晓侯爷为什么重用孙伯雅。大同侯的原话是,孙传庭文武均不突出,但他没有缺点,且性格多谋、果断,是个罕见的全能人才。”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