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们的事了。自有徐令宜和外院的管事们。文姨娘却很紧张,反反复复地和冬红几个核对嫁妆单子,生怕有所遗漏。
十一娘算了个帐。徐令宜先拿了两万两银子出来,后来又追加了一万两,可看文姨娘给贞姐儿准备的嫁妆,没有个四、五万两银子,只怕是拿不下。加上徐令宜还给贞姐儿准备了大约两万余两银子的田亩房产……贞姐儿,俨然已是个小小的富姐了。
她不由在心里暗暗思忖,徐嗣谕、徐嗣谆、徐嗣诫,加上还在她肚子里的这一个,徐令宜得花多少钱才能把这几桩任务完成了!
抽着空,十一娘去了趟宫里。
大公主长得粉妆玉琢,活泼可爱,皇上和皇后都爱若珍宝,一反常态,没有另辟宫室交给教养嬷嬷,而是在坤宁宫跟着皇后娘娘。
十一娘去的时候,一岁多的大公主正由皇后娘娘牵着在练习走路。
皇后娘娘免了她的礼,和她到偏殿说话。
“这么热的天气,又是这么重的月份,你有什么事,差了徐把总进宫跟我说一声就是了。”
徐把总,是徐令宽。
十一娘想到皇后娘娘和二夫人私交很好,而二夫人又是个比较直接的人,笑道:“我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哪里还敢劳动五爷。”
皇后娘娘果然不恼,还笑了起来。让宫女端了锦杌给她坐,又吩咐黄女官端莲子百合汤给十一娘用。
十一娘道了谢,半坐在了锦杌上,吃过莲子百合汤,说了来意:“……贞姐儿正要和邵家议亲,想托您的福,赏了第一台的福禄寿三翁。”
“这是个什么事,还要你进趟宫。”皇后娘娘笑道,“我等会到库房里仔细瞧瞧。找三尊个头不大,但工艺精湛的。”
正合了十一娘的心意,十一娘脸上的表情就松了些。
皇后娘娘看着暗暗点头,和她拉起家常来,这话题自然就转到了怀孕生产上来:“……是十月初吧?侯爷子嗣艰难,刘医正来禀了我,我就算着日子了。宫里有个彭氏,我生产的时候就是她接的生。她还懂些医理。我瞧着不错,就暂时把她留在了宫里,就是准备等你生产的时候给你用的。到时候让她去给你接生。乳娘也不用担心。到时候在奶子府里选两、三个相貌好的去服侍。”